中国支付通新型预付业务落地 牌照战略价值凸显

2024-10-26 15:35:33

11月14日晚间,中国支付通(8325.HK)发布2016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公司当期营业收入2.24亿港元,毛利润1.05亿,较去年同期增长94.70%,半年录得净亏损7,337万港元,但除去期权激励成本、可转债券利息开支、收购对价公允价值变化、衍生品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化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化,经营性亏损仅为55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6.25%。近两年来,中国支付通在完成以预付卡为核心的几项战略收购后,业务趋于稳定,并基于传统支付业务,成功开展、落地园区卡等新型支付项目。互联网支付业务发展迅速,月网络交易量据闻超过6亿人民币。

自去年一月完成对全国支付牌照的收购后,通过合作和资本投入的方式,中国支付通不断拓展预付卡的核心业务基础:一方面与易联众、神州数码等行业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耕织大型领先企业的海量用户;另一方面积极战略收购或入股客乐芙和银商资讯等极具竞争优势的支付类公司,来充实和增强公司支付业务的核心实力。

单商户预付卡+预付卡虚拟化

2016年最新的收购标的——银商资讯,是为国内单商户预付卡服务的龙头企业。此收购或是与中国支付通核心预付卡业务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项交易,也在市场中获得了不少赞许声。银商咨询为华润万家、沃尔玛、家乐福、肯德基、GAP等650家商户提供预付卡数据处理系统及运营服务,覆盖门店近4万家和超过21万台应用终端,年处理6亿次交易和600亿人民币交易额。据公司高管介绍,银商资讯主要服务的是大型商超的预付卡数据处理,预计今年线下连锁商户数量仍将继续增长,并且盈利率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也让预付卡虚拟化趋势持续升温,未来虚拟预付卡通过绑定微信卡包或第三方通道进行支付的消费频率将会倍增,单商户卡虚拟化后无论集成在钱包账户或多商户预付卡上,将可形成真正覆盖海量商户的支付环境,使用体验将大大提升,促使消费者与商户产生更多的消费频次。在如今商户数量决定用户粘性的支付市场,银商资讯大量的合作商户群将为中国支付通预付卡虚拟化的发展带来更多支付场景。目前,商超体系预付卡支付渗透率仅为15%~20%,预付卡可实现资金沉淀以及消费者数据处理等,设想下,大商户更青睐于消费者使用自家的预付卡还是其他支付体系呢?大趋势明显之下就要看中国支付通线下整合能力了。

虚拟和增值服务

中国支付通今年持续拓展园区卡的发展,在上海等地与多家工业、商业园区展开深度合作并正式落地,形成园区内门禁+小额、高频支付体系,通过预付卡关联互联网账户集结消费数据,延伸数据查询、业务处理。园区卡项目在上海开始已经打通了交通卡与园区卡结合,塑造一卡全市“行走无阻”。公司园区预付卡已经囊括了门禁、交通、小额支付和线上数据查询等功能,能够满足多个支付场景的应用,可迅速复制于校区、社区和景区等,为用户带来优质而迅捷的场景支付体验。

另外,中国支付通经过一年努力于9月获得了重庆政府关于互联网小贷公司的正式开业批复,获得了开展全国性互联网小额信贷业务的绿灯。重庆小额信贷业务目前只批复了阿里巴巴、京东集团和苏宁云商等顶级企业,该小额信贷牌照战略价值颇高。

牌照价值提升

从央行加强监管到严审续牌资质,都可以看出支付市场的整治风向趋严,而中国支付通是央行第一批27家成功续牌之一,及在重庆获得全国互联网小贷开业许可,显示了公司在合规经营方面的监管认可,为整体战略布局和后续支付业务拓展提供坚实后盾。目前第三方支付牌照正进入“供需矛盾”迅速变化的局面,一方面央行表态“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机构”使牌照产生稀缺效应,另一方面恒大、京东等诸多巨头抢夺激烈天价频出则凸显出牌照的战略价值。由于内生的支付体系能带来巨大的资金沉淀量,加之第三方支付牌照无法买卖的特性,所以吸引产业资本竞相争夺牌照公司的股权。如今市场上业务单一的支付“裸”牌已在四年间从1亿涨至6亿,根据市场对支付牌照估算的价值基础,预计中国支付通所拥有的全国预付卡牌照、跨境人民币牌照、互联网小贷牌照整体价值可达15~20亿人民币,对比公司当前约24亿的总市值,凸显未来成长空间较大。

今年以来,全球资本(除美国)二级市场表现平平,但一级市场中的“举牌”风潮蔓延和股权转让概念火热,都显示出产业资本已经大举进发资本市场“捡便宜”,而投资收益终将从一级市场传递到二级市场,因此普通投资者更应明悟“人惧我取,人贪我弃”的交易心理行为,把握先机收取优质公司的低价筹码,相信“价值只会迟到从不缺席”。

(财编:辛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