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重秤称的不准了怎么办?做好使用前的静态和动态校准非常重要!
(转自:链塑网)
上周我们发布了【失重喂料机的报警信号分类、故障原因分析及故障处理思路】,评论区有读者评论道:失重秤更重要的是做好预控。小编深以为然,毕竟谁也不想等机器出问题了再解决嘛。
所以今天我们来分享上周那篇文章的前半截——失重秤的校准。
该示例以BRABENDER DDW失重式计量秤为例,该系统由四台失重秤组成(K1-K4),其最大加料为K1-1186.89kg/h,K2-1769kg/h,K3-52.272kg/h,K4-197.8680kg/h,可分别控制四种原料的加料工作。
校准分两部分:静态校准和动态校准
静态校准
静态校准就是该系统在停止喂料的状态下,实存物料重量与计算机显示重量误差的校准。
首先,多路计算机加料控制器显示应清晰,各按键应灵敏可靠。
其次,根据四台计量秤料斗每次加料量选择接近于满量程的标准砝码,把砝码压在料斗上,读取计算机新增重量(W增),计算△w=W增-W砝,该项目重复做三次。
然后取△w的平均值△w平,计算(△w平/W砝)×100%应小于0.3%。如大于,则在计算机加料控制器进行重量参数调整,使(△w平/W砝)×100%<0.3%。
动态校准
动态校准指失重式加料计量系统在加料过程中所进行的校准,目的为求得系统设定量和实际加料量之误差,即标称相应误差<1.0%。
1.校准设备
①秒表Tmax =10min。
②托盘天平Wmax =500g。
③电子秤Wmax =500kg。
2.校准方法及数据处理
为减小因校准用物料不同而引起的偏差,校准各秤所用物料均为实际生产所用之原料。
①加料秤K1(基料计量秤)
在K1料仓中加入基料1000kg,将加料量设定为1000kg/h,开加料秤,稳定一分钟后在加料秤出口处接料6分钟(约100kg),停机。将所接基料在电子秤上称量,记录其重量W1(kg),如此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W1平(kg),并计算标称相对误差△1 =[(W1平-100)÷100]×100%。
②加料秤K2(基料计量秤)
取干燥,洁净500ml烧杯一只,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并记录其重量W20(g),在K2料仓中加入抗氧剂2kg,将加料量设定为2kg/h,开加料秤,稳定5分钟后在加料秤出口处用烧杯接料6分钟(约200g),停机,将所接料在天平上称量并记录其重量W2(g),如此重复三次,计算喂料量平均值W2平=[(W2-W20)+(W2′-W20)+(W2′′-W20)]÷3,然而计算其标称相对误差△2 [(W2平-200)÷200]×100%。
③加料秤K3(DCP计量秤)
取干燥,洁净500ml烧杯一只,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并记录其重量W30(g),在K3溶融斗中加入DCP20kg,加热(70℃)5小时,将加料量设定20kg/h,开加料秤,稳定5分钟后在加料秤喷嘴处用烧杯接料45秒(约250g),停机,将所接料的烧杯称量,并记录其重量W3(g),如此重复三次。
计算W3平=[(W3-W30)+(W3′-W30)+(W3′′-W30)]÷3,然而计算其标称相对误差△3 =[(W3 平-250)÷250]×100%。
④加料秤K4(色母料计量秤)
取洁净500ml烧杯一只,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并记录其重量W40(g),在K4料仓中加入色母料20kg,将K4加料量设定为20kg/h,开加料称,稳定5分钟后再加料称出口处用烧杯接料45秒(约250g),停机,将所接色母料烧杯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并记录其重量W4(g),如此重复三次,计算其平均喂料量W4平=[(W4-W40)+(W4′-W40)+(W4′′-W40)]÷3,然而计算其标称相对误差△4 =[(W4平-250)÷250]×100%。
3.校准结果处理
如在校准过程中出现报警或自动停机,应放弃该次校准,待故障排除后重新进行校准。
4.误差来源分析
①干扰误差,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受到电场磁场等干扰。校准时,建议用500V兆欧表测量对地电阻,其阻值应20兆欧以上,注意测量时各端子应短接,防止窜入高压而损坏仪表。
②测试用各仪器本身具有的误差,如秒表、天平、电子秤、砝码本身所具有的误差而引起的误差。
③在测试过程中,各数据估读误差而引起的误差。
④环境误差,即温度变化而引起的传感器形变而形成的误差。
⑤驱动电机转速上的误差(包括各转动部件的润滑状况)而形成的喂料量误差。
⑥传感器长期工作因疲劳而引起的静态误差。
5.注意事项
①秤在产线停止运行时,应装上保护红铁,防止受外力过大导致传感器过载损坏。
②秤体在安装保护红铁后应对其清理,清理秤体外部的粉末、粒子,否则会造成皮重失准。
③由于抗氧剂为粉末状料,该粉料极易钻入抗氧剂计量秤喂料螺杆密封圈,造成密封圈磨损,转动阻力偏大,在生产中误差报警,出现停机现象,所以该密封很重要,平时多注意、勤调换。
④液体秤要注意DCP滴漏后凝固在秤体底板上,顶住秤体和重量传感器,导致秤失准,应用刀片刮除或用热水浇,待其融化后用铲刀刮除,不要用压缩空气大流量吹,吹起来的DCP会凝结在传感器上,产生表面张力导致秤失准。
你是否会为工作中生产线的工艺粗糙、工厂的效益失衡、企业研发创新缓慢的发展困局而头痛?
2025CIM共混智造将聚焦改性一线,拒绝空谈,分享可落地的答案:
工艺论坛:分享材料+性能的工艺秘钥;
工厂论坛:揭秘工厂运营与降本增效路径;
研发论坛:拆解高质化、高值化的技术路线图。
我们将直击高质生产、降本增效、高值创新的核心命题,推动共混产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技术驱动”跃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