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算图形等9道易错填空解析97岁杨振宁的最后一战:宁可背负骂名,也要阻止中国研发千亿项目

2025-07-31 00:22:19

上篇文章《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易错填空题解析(一),100内数的认识12题》介绍了易错填空题的第一部分,本篇文章继续解析第二部分,覆盖两位数认知、竖式计算、图形认知、以及购物付钱等方面的典型题目。帮助孩子巩固提高,高效备考。

第13题:用指定数字摆最大/最小两位数

易错点: 不知怎么组合;没有摆出极限值(最大或最小)。

做法:

最大两位数: 十位放置最大的数字(6),个位放置剩余数字中最大的数字(5)。

最小两位数: 十位放置最小的数字(3),个位放置剩余数字中最小的数字(5)。

正确答案:

用卡片3、5、6能摆出的最大两位数是(65),最小两位数是(35)。

第14题:计数器上摆最大/最小两位数

易错点: 珠子分配不当,没有达到最大或最小。

做法:

最大数: 一定是十位上摆放最多的数量,将4个珠子全部放在十位,个位为0。

最小两位数: 十位至少放1个珠子(保证是两位数),剩余3个珠子全部放在个位

正确答案:

把4个珠子摆放到十位和个位中,摆出的最大的数是(40),摆出的最小的两位数是(13)

第15题:连续减同一个数

易错点: 不知从哪个数开始减;计算错误。

做法:

理解“连续减”的含义:用前一个数减9,得到下一个数,依次进行。即:第一个数减9,得到的差再减9,以此类推,一直减下去,填满所有括号为止。

从84开始:84 - 9 = 75;75 - 9 = 66;66 - 9 = 57;57 - 9 = 48。

正确答案: 84,75,(66),(57),(48)

想进一步了解连减同数解决问题,看这篇文章《一年级数学,连减同数解决问题,怎么引导孩子理解?附同类练习题》

16题:竖式计算(退位判断)

易错点: 不理解退位条件;没有找出最大/最小值;计算错误。

做法:列出一个竖式方便观察。

不退位减法: 减数的个位(□)必须 ≤ 被减数的个位(6)。可能是6、5、4、3、2、1、0,比较可知最大的数是6。或者一步到位□最大填6(因为6≤6)。差为:46 - 26 = 20。

退位减法: 减数的个位(□)必须 > 被减数的个位(6)。可能是7、8、9,比较可知最小的数是7。或者一步到位□最小填7(因为7>6)。差为:46 - 27 = 19(需退位计算)。

正确答案:

46-2□,如果不是退位减法,□里最大填(6);差是(20)。如果是退位减法,□最小填(7),差是(19)。

更详细的思路看这篇文章《一年级数学,竖式填合适的数,是易错点,也是解题好工具》

第17题:小棒图理解算理(加法进位)

易错点: 误以为是减法;算式填写有多余部分;遗漏进位标记,漏填后面括号,计算错误。

做法:

观察小棒图:上面34根,下面17根。将上面4根单棒与下面6根单棒圈在一起(4+6=10),变成一捆(10根),即向十位进1。

总根数变为51根(34+17=51)。这清晰地展示了两位数加法进位的过程。

正确答案:

观察右边的小棒图,可以知道它表示的是算式(34+17)的计算过程。

竖式第一行写(34),第二行写(17),在十位下方写进位小“1”,结果写(51)。

想进一步了解笔算加法,看这篇文章《一年级数学,笔算加法错误高发,3招让孩子告别粗心,轻松应对》

第18题:百数表位置关系

易错点: 答案没有按要求写在括号内;方向判断错误(如将“右上”当作“右下”)。

做法:

理解百数表排列规则:同一行,十位相同,个位从左到右依次+1;同一列,个位相同,十位从上到下依次+1。

以45为基准点:

上面:同一列,十位减1 → 35

右面:同一行,个位加1 → 46

右上角:即35的右面(或46的上面)→ 36

正确答案: 空格中的数是(36)。

第19题:拼组图形(正方形)

易错点: 误以为需要更多小正方形(如9个)。

做法:

理解“至少”含义:用最少的数量。

知道用小正方形拼大正方形。列出可能的组合,比如4、9、16个正方形,符合题意“至少”的是其中的最小数,是唯一数。

正确答案: 至少用(4)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第20题:七巧板拼正方形

易错点: 不知如何选择三角形;尝试组合错误。

做法:

找出三角形:①、②(大三角形),④、⑥(小三角形),⑦(中三角形)。

目标:用3块三角形拼正方形。

排除组合:① ②是两个较大三角形,和其它任何一个三角形都不可能组合成正方形,首先排除。

关键组合:两个小三角形(④和⑥)可以拼成一个较大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大小正好等于中三角形(⑦)。因此,④、⑥、⑦组合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正方形。(实际摆放进行验证。)

正确答案: 明明用如图所示的七巧板中的3块三角形拼出了一个正方形,这3块是(④)号、(⑥)号、(⑦)号。

第21题:购物付钱(元角计算)

易错点: 混淆“张”和“个”对应的单位,分不清几张几元和几个几角是多少钱;元角计算错误;不理解“正好不用找零”。

做法:

理清支付钱数:

“2张5元” = 5元 + 5元 = 10元

“4个1角” = 1角 + 1角 + 1角 + 1角 = 4角

合计: 10元 + 4角 = 10元4角(计算规则:元+元,角+角。

理解“正好不用找零”: 支付的总钱数(10元4角)等于小闹钟的价格。

正确答案: 小美买了1个小闹钟,付了2张5元和4个1角,正好不用找零,1个小闹钟是(10)元(4)角。(或简写为:10元4角)

对购物付钱有疑惑的,可以看这篇文章《一年级数学必考难点,“元角分”计算,怎么做才不出错?》

相关文章还有这篇《一年级数学,“满减”购物问题,孩子总忘减,不知道省钱就多练》

写在最后:

本文解析了涉及两位数运算、竖式计算、图形认知与购物付钱等知识点的9道典型填空题,针对易错点提供了清晰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答案。希望这些分析能帮助家长更有效地辅导孩子,让孩子在期末复习中有的放矢,攻克难点。

下期预告: 下一篇我们将聚焦填空题中的解决问题类题型,涵盖“一共”、“还需”、“还剩”、“多余条件”、“年龄问题”、“移多补少”等核心考点。这些题目既是难点也是重点,敬请期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