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再次缺席金砖峰会,巴西不敢担保安全吗,ICC逮捕令成最大变数?
来源:地球编辑
据凤凰卫视6月26日的报道,7月6日至7日,金砖国家峰会将在巴西召开。
然而,这场备受关注的国际会议,却因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缺席而引发广泛讨论。
尤其是普京的决定,再次将国际刑事法院(ICC)发布的逮捕令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俄罗斯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明确表示,普京不亲自参会的原因与巴西的安全保障不足直接相关。
早在2023年3月,ICC以俄乌冲突为由指控普京犯有“战争罪”,并发布逮捕令。作为ICC成员国,巴西理论上有义务执行这一命令,将普京移交至海牙接受审判。
虽然巴西总统卢拉曾表态称不希望峰会期间发生外交冲突,但巴西政府并未能向俄罗斯提供明确的安全承诺,这让普京选择以线上方式参与会议,而由外长拉夫罗夫率团出席。

这一决定并非孤例。2023年8月南非金砖峰会期间,普京同样因逮捕令的风险未亲自参会,而是通过视频形式参与。
当时,南非国内反对派要求政府逮捕普京,尽管南非政府最终未采取行动,但对俄罗斯而言,这种不确定性足以构成外交风险。

近年来,普京的国际访问频率显著下降,尤其是在ICC逮捕令发布后,他更倾向于访问非ICC成员国的“安全伙伴”,如中国和朝鲜。
即便是访问ICC成员国,普京也会选择“低风险”场景。例如,2024年普京访问蒙古,蒙古政府提供了高规格接待,并未引发任何争议。
但对于地理位置更远、政治环境复杂的巴西而言,提供类似的安全保障显然更具难度。
普京的缺席不仅反映了俄罗斯对ICC逮捕令的谨慎态度,也揭示了金砖国家内部信任机制的不足。
作为一个由新兴经济体组成的多边合作机制,金砖国家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改革。然而,此次事件暴露了成员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缺乏一致性,内部信任关系受到考验。

巴西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也值得关注。
一方面,作为ICC成员国,其在国际法律义务与多边合作之间陷入两难。
另一方面,巴西未能在峰会前向俄罗斯提供明确的安全承诺,暴露了其外交政策的模糊性。这不仅可能影响巴西与俄罗斯的双边关系,也为金砖国家未来的合作埋下隐患。
尽管ICC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在国际社会中存在争议,但其逮捕令对普京的外交活动产生了实质性影响。ICC成立以来,曾对多位国家领导人发布逮捕令,但实际执行情况并不理想,许多成员国选择无视其要求。
然而,作为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国际活动不仅关乎个人安全,更涉及国家利益,这使得ICC的逮捕令在某种程度上对普京形成了有效约束。
普京的缺席为金砖国家敲响了警钟。未来,金砖成员国需要加强内部协调,避免类似事件对合作造成负面影响。
金砖国家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的增长,更依赖成员国之间的信任与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