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需谨慎,借出去是感情,可能要求还钱时就变成仇人了

2025-07-25 02:10:05

不还、电话不接、微信不回、等让你心情不好:这是我认识20多年的初中同学,开始说的可好,嘴里跟吃糖似的,但钱转过去后,他就满嘴跑火车,不接电话,不回微信,最后起诉他,还是不还,目前已经申请强制执行了、继续催要,借助法律手段。。。。兄弟们,后期你们借钱一定谨慎呀,避免惹得自己不愉快。

一、借前注意事项

1.书面协议必须有

借条/借款合同:即使朋友之间熟识,也必须签署书面借条或借款合同。借条需明确以下内容:

双方身份信息:借款人和出借人的全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

借款金额:大写和小写金额一致(如“人民币伍万元整(¥50,000)”),避免篡改。

借款用途:确保用途合法(如用于生意周转、医疗等),若涉及赌博、吸毒等非法用途,法律不予保护。

还款期限:明确还款日期(如“2025年12月31日前”)。

-利息约定:若约定利息,需写明年利率或月利率(如“年利率12%”),且不超过法律保护上限(一年期LPR的4倍,2025年LPR为3.45%,则最高年利率为13.8%)。

违约责任:可约定逾期还款需承担的费用(如律师费、诉讼费)。

签名与日期:借款人需手写签名并按手印,注明借条出具日期。

2. 核实借款人信息

身份证明:留存借款人身份证复印件,并核对原件。

还款能力:了解对方的经济状况(如收入、资产、负债),避免借给无偿还能力的人。

信用记录:若对方有“借钱不还”的历史,应果断拒绝。

3. 资金交付方式

优先转账:大额借款(如超过1万元)建议通过银行转账或第三方支付平台(如微信、支付宝),并保留转账凭证。

现金借款:若必须现金支付,需保留取现记录(如银行流水),并在借条中注明“现金交付”。

见证人:小额借款可邀请第三方在场见证,并在借条上签字,但见证人不对债务承担保证责任。

二、借后注意事项

1. 保留沟通证据

催款记录:若借款人逾期未还,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催款,并保存聊天记录或通话录音(需明确提到借款事实及金额)。

书面催告:发送书面催款函(可通过邮寄或电子方式),并保留寄送凭证,以中断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为3年,自还款到期日起算)。

2. 避免“砍头息”

禁止预扣利息:若借款10万元,但实际转账9万元(提前扣除1万元利息),法院将认定本金为9万元。

利息支付方式:利息可分期支付,但需在借条中明确约定支付时间及方式。

3. 及时主张权利

诉讼时效:若未约定还款期限,出借人可随时要求还款,但需在“合理期限内”主张权利;若约定还款期限,诉讼时效从到期日起算3年。

公证与支付令:若借款协议经过公证(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借款人逾期未还时,可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无需诉讼。

三、风险防范措施

1. 担保与抵押

第三方担保:要求借款人找有还款能力的担保人签字,或提供房产、车辆等抵押物(需办理抵押登记)。

抵押物合法性:确保抵押物权属清晰,且符合法律规定(如房产需办理他项权证)。

2.警惕“套路贷”陷阱

避免高利贷:年利率超过司法保护上限(LPR的4倍)的部分无效,且可能涉及违法放贷。

拒绝“连环套:若对方以“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要求额外支付费用,需提高警惕,防止陷入套路贷。

3. 心理准备与止损

接受风险:朋友借钱可能影响感情,需提前评估对方的还款意愿和能力。

及时止损:若发现对方恶意拖欠,果断采取法律手段,避免拖延导致损失扩大。

四、纠纷解决途径

1. 协商与调解

- 优先通过协商达成还款计划(如分期还款),并签署补充协议。

- 可请共同朋友或第三方机构(如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调解。

2. 法律途径

- 申请支付令:若借款协议明确且无争议,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要求借款人限期还款。

- 起诉:若协商无果,向借款人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需准备以下材料:

- 起诉状(列明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

- 借条、转账记录、催款证据等。

- 双方身份证明(如身份证复印件)。

3. 执行阶段

- 若法院判决后对方仍不还款,可申请强制执行(如查封财产、冻结账户)。

- 若对方转移财产或逃避债务,可向法院申请调查令,追踪其财产线索。

五、示例借条模板

借条

本人[借款人姓名],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XXX],今向[出借人姓名]借款人民币[大写金额]元整(¥[小写金额]),用于[借款用途],约定于[还款日期]前归还。借款年利率为[XX]%,逾期未还则按[XX]%计付违约金,并承担全部维权费用(包括律师费、诉讼费等)。

款项已通过[现金/银行转账]方式交付,借款人确认收到上述借款。

借款人签字: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身份证复印件附后。

六、总结

朋友间的借贷需谨慎处理,既要保留情面,又要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核心原则是:书面协议+转账凭证+及时催收+法律保障。若对方恶意拖欠,果断采取法律行动,避免因“人情”损失金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