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西绿假律师身份曝光,德禾翰通报案引发行业监管质疑

2025-07-19 00:59:24

  关于“西绿假律师事件”,综合多日发酵的主要信息及法律行业反馈,核心脉络及争议点如下:

  ⚖️ 事件核心事实

  假律师身份曝光

  网红“西绿”(原名赵某某)长期以“精英女律师”人设活跃于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分享开庭日常、法律知识,吸引超14万粉丝。2025年6月25日,德禾翰通(成都)律师事务所发布公告,称其涉嫌刑事犯罪,已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于6月15日受理调查。经核实,其名字未出现在全国律师执业诚信信息公示平台,本人亦承认“想立律师人设。

  律所关联争议

  西绿此前高调宣传加入德禾翰通,律所主任“法山叔”曾专访其与男友(张律Austin),称二人为“90后合伙人”,并发布宣传视频。

  网友质疑律所监管失职:入职需提交执业证、办理转所手续、参与年检,无证者无法通过合规流程成为“合伙人。律所公告未回应资质审核疏漏,仅强调“绝不容忍违法犯罪。

  行业操作疑点

  西绿以律所名义发布招聘信息(如招收授薪律师、实习生),但实际无执业资格。

  其男友“张律Austin”身份真实性存疑,事件曝光后账号清空内容。

  🔍 争议焦点

  1. 律所是否知情?

  质疑方:

  入职流程需律所向司法局申请转所、重新制证,合伙人需3年以上执业经验,西绿长期在律所办公、参与宣传,管理层“不知情”不合常理。

  网友推测律所默许其以“网红律师”引流案源,事发后紧急切割。

  辩护可能:

  若西绿伪造证件或利用“法律顾问”(非律师岗位)身份混入,律所或存在审核疏漏。

  2. 是否涉及刑事犯罪?

  律所公告称“涉嫌刑事犯罪”,结合行业分析,可能涉及:

  - 诈骗罪:以律师身份收取咨询费、代理费;

  - 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伪造律师执业证;

  - 虚假诉讼罪:若代理案件并干扰司法秩序。

  具体罪名需待警方调查。

  3. 行业乱象深层问题

  法律咨询公司泛滥:非律师机构以“助理律师”名义招揽业务,规避监管,分流案源。

  平台审核缺位:短视频平台对“律师”人设账号无资质核验机制,助长假律师滋生。

  公众认知偏差:部分网民认为西绿“商业能力强”“只是差个证,反映对律师专业价值的误解。

  ⚠️ 行业警示与反思

  律师真实工作状态

  多名执业律师澄清:律师日常需处理大量文书、调证、开庭,常携带双肩包、行李箱奔波,衣着以简洁职业装为主,非影视剧的“精致形象。专业价值体现在风险预判、程序把控,而非外在包装。

  公众辨识假律师方法

  通过 全国律师执业诚信信息公示平台 查询执业信息;

  警惕承诺“100%胜诉”、过度营销人设的账号;

  正规律师不会要求“先交费再解答”(咨询需签署合同)。

  监管责任待强化

  律协需彻查涉事律所资质审核流程;

  平台应建立法律从业者认证机制,下架无资质账号;

  司法部门需整顿法律咨询公司冒用律师名义乱象。

  💎 总结

  “西绿事件”暴露了法律服务行业在网红经济冲击下的信任危机,既需严惩个体违法行为,更需从行业准入、平台监管、公众教育层面系统性整改。律师的核心价值在于专业与诚信,虚假人设终将反噬,而律所盲目追逐流量亦自损公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