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通已经上线!内地与香港汇款进入秒速时代,这些问题注意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联合推动下,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合作(简称“跨境支付通”)正式落地。
这一举措标志着两地金融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性对接,内地与香港居民跨境汇款从此告别“半日达”时代,迈入实时到账新阶段。

“跨境支付通”是什么?
根据央行与香港金管局联合公告,“跨境支付通”是通过连接内地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与香港的“转数快”(FPS)系统,在遵守两地法规前提下,为居民提供实时跨境支付服务的核心通道。
简单来说,就是两地居民仅需通过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输入对方手机号码或银行账户,即可完成人民币或港币的跨境汇款,无需提交业务背景资料,单笔汇款实时到账,彻底打破传统跨境汇款耗时长、手续繁的痛点。
与传统依赖SWIFT系统的跨境汇款相比,它实现了三大突破:
1、链路极简高效
支付基础设施直接对接,砍掉中间环节;
2、操作线上便捷
用户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依托手机号或银行账户即可发起汇款;
3、小额实时无忧
支持经常项目下一定金额内的便利化汇款实时到账。
目前,内地六大行(工、农、中、建、交、招)与香港六家主要银行(中银香港、东亚、建银亚洲、恒生、汇丰、工银亚洲)已首批接入,后续将逐步扩大范围。
其业务主要覆盖三大场景:
南向便利化汇款:境内个人汇至香港,人民币汇出,人民币或港币到账;
北向便利化汇款:香港个人汇入内地,港币或人民币汇出,人民币到账;
双向人民币支付:个人与机构间的留学缴费、就医、薪资发放等,支持双边本币或人民币。
已经有不少人尝试转账并成功。
深圳的房女士:“以前汇钱,先换港币,汇出后至少等半天。现在直接用人民币汇,资金秒到,太方便了!”
她通过招商银行App,仅输入女儿的账号、姓名,瞬间就完成了1万元人民币的跨境汇款。
香港市民叶先生同样赞不绝口。
以往他需提前将钱打入内地账户,现在通过中银香港手机银行,就能实时将香港的资金汇至内地账户,甚至支持填写内地手机号就能收款,操作简单、即时到账,没有任何费用。
这里有一份工行APP实操指南,朋友们可以保存参考:
1、打开APP,搜索“跨境汇款”;
2、在结果中找到“跨境支付通”入口;
3、点击进入,可见服务时间为每日9:00-23:00;
4、选择汇款方式:支持收款人香港银行账户、手机号、电邮或FPS ID(“转数快”标识);
5、关键优势:无需提前购汇! 可直接用人民币汇款,系统自动兑换为港币(如需);
6、填写用途(如“因私旅游”);
7、确认信息,完成汇款。资金通常瞬间抵达对方账户。
虽说跨境支付通有零手续费、极速到账、操作极简、小额便利等优势,但当下也存在明显局限:
1、币种单一
目前主要支持人民币与港币间的互转。若需将资金转换为美元(如做美元定存、购买香港保单),需在香港银行再次兑换,可能产生汇率损失。
2、额度限制
单笔上限普遍为1万元人民币,单日上限多为3万元人民币。
若需转移较大额资金(如每年5万美元购汇额度),需连续多日操作(如每天3次,持续12天),便捷性大打折扣。
3、依赖港卡
收款方必须在香港拥有银行账户以接收款项。
不过,有专家展望,“跨境支付通”潜力巨大。
中国银行曾圣钧指出,其直接互联模式解决了传统跨境汇款链路长、成本高、流程繁琐的痛点,不仅便利民生,更深层意义在于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巩固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未来,其应用有望从个人对个人(P2P),扩展至个人对企业(P2B)、企业对企业(B2B)乃至政府对企业(G2B)场景。
跨境支付通的上线,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人民币国际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的缩影。
通过重构跨境支付链路,其既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也为区域资本流动开辟新通道。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在享受实时到账便利的同时,也还需留意额度限制与货币转换细节,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适配的跨境支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