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细胞肺癌化疗的意义和作用?能看好吗?

2025-07-18 01:30:28

大细胞肺癌化疗的意义和作用?能看好吗?大细胞肺癌作为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病例的10%-15%,化疗在其治疗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化疗通过化学药物抑制癌细胞分裂增殖,从多个维度为患者带来生存希望。

化疗的核心意义在于控制肿瘤进展、降低复发风险并延长生存期。对于早期患者,术前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使原本难以切除的病灶获得手术机会;术后化疗则能清除可能残留的微小转移灶,将复发风险降低30%-50%。晚期患者通过化疗可显著缓解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生存期可延长6-12个月。

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具有针对性。铂类药物(如顺铂、卡铂)通过嵌入DNA双链阻断复制过程,导致癌细胞凋亡;吉西他滨等核苷类似物则干扰RNA合成,抑制肿瘤生长。临床实践表明,含铂双药方案可使晚期患者客观缓解率达25%-45%,显著优于单药治疗。

在化疗的副作用管理中,中医理论提供了独特视角。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在中医属"气血亏虚"范畴,可运用当归、熟地黄等补血药物促进血细胞生成;消化道反应则与"脾胃失调"相关,人参、黄芪等补气药能增强胃肠功能,缓解恶心呕吐。这种辨证施治的理念,与西医对症治疗形成互补。

化疗对大细胞肺癌的治疗价值体现在多维度数据支撑上。研究显示,接受化疗的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可达8-10个月,较未治疗者延长近一倍。更值得关注的是,化疗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部分患者经化疗后肿瘤缩小,可接受根治性手术;约15%的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基因突变,从而获得靶向治疗机会。

从治疗策略角度看,化疗是贯穿疾病全程的治疗手段。早期患者通过新辅助化疗获得手术机会后,需继续辅助化疗巩固疗效;晚期患者则以化疗为基础,结合局部治疗(如放疗)控制症状。这种阶梯式治疗模式,使化疗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需要强调的是,化疗药物的发展始终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从传统的铂类联合方案,到新型药物如培美曲塞的应用,化疗的疗效与安全性不断优化。当前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基因特征、体能状态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方案,确保治疗效益最大化。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强调“治未病”的理念,即在疾病尚未发生或刚开始萌芽时就进行干预,以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三联平衡”抗癌理论,是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通过科班、师承、家传学习,深入研读中医经典医学著作,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提出的。并以此为指导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及放化疗后、术后康复调理,帮助患者在控制病情的基础上,缓解不良反应,改善整体状态,从而调动自身的抵抗能力,提升抗癌的远期疗效。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肺癌真实案例分享

许苏诊,女,肺腺癌,2010年11月4日初诊

许老师2010年10月初确诊左肺腺癌,后在省肿瘤医院手术、化疗,因副作用明显,不能耐受,于2010年11月4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取药治疗。刚开始症状改善不明显;加强治疗后,纳食、咳嗽、乏力症状缓解。此后身体好转的她,停止化疗,单中药治疗,身体状态一直平稳。到2017年6月24日,希福医院专门到洛阳探望患者,患者诉“同期的病人都不在了,如果没有袁老中医的中药,我根本坚持不到儿子结婚,更不可能听到孙子叫我‘奶奶’,”。后续到2020年9月24日,许老师出现胃溃疡,家人顺势劝她再去巩固巩固,描述近况时说:“现在虽然不能干重活,但是可以在家做做饭、溜溜弯、洗洗衣服、接送下小孙子,基本上生活和以前也没有太大区别,还是和正常人一样的!”,近期2023年4月希福医院回访,现情况良好。2024年4月26日参加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龙年中国行开封站活动,分享自己的抗癌历程,帮助更多癌症患者树立了抗癌信心!

在肺癌治疗领域,化疗与中医治疗各具优势。化疗通过直接杀伤癌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而中医通过调节机体平衡提升抗病能力。两者结合应用时,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这种整合医学模式,正成为现代肿瘤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