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县中医院员工擅用患者手机下载购物APP,停岗扣薪严肃查处

2025-07-10 00:09:56

  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

  2025年6月17日,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中医院针对网友反映的“收费窗口工作人员使用患者手机下载购物APP”一事发布通报。事件发生在6月16日,涉事员工在患者办理缴费业务时,要求其协助完成某电商平台的扫码助力活动,并下载相关购物APP,导致后续排队患者被迫等待。医院调查后确认情况属实,已对涉事员工作出停岗处理,并扣发其一个月绩效工资。

  事件核心信息

  行为性质

  涉事员工的行为被指侵犯患者隐私权,且利用职务之便干扰正常医疗秩序。根据现场视频和网友描述,该员工在服务窗口内操作患者手机完成个人任务后才给予缴费服务,甚至存在“必须扫码后才办理挂号”的要求。

  涉事人员的辩解

  有网友在评论区称,该员工与患者系熟人关系,扫码行为发生在“中午未上班、无患者排队”期间。但此说法尚未得到医院官方证实。

  公众质疑

  部分网民认为处罚力度过轻,认为此类行为可能涉及违规操作甚至利益输送,建议进一步调查是否存在强制用户参与电商活动牟利的可能。

  医院整改措施

  涉事人员处理

  除停岗和扣罚绩效工资外,医院未披露是否涉及其他行政处罚或法律追责。目前尚未发现该员工有类似前科或过往投诉记录。

  系统性整改

  院方承诺加强干部职工监督管理,优化服务流程,但通报中未提及具体措施,例如增设监控设备、规范窗口操作流程等。

  行业关联风险

  隐私保护隐患

  该事件暴露医疗机构对患者个人信息安全的管控漏洞。2025年5月国家网信办通报的65款违规APP中,9款涉及未经同意共享敏感信息,反映出技术滥用与商业利益驱动的双重风险。此次事件中,患者手机被强制下载第三方APP,可能涉及数据收集合规性问题。

  医疗信任危机

  近年来,医疗机构因过度诊疗、虚假宣传等问题频发,此次事件进一步加剧公众对医疗行业服务质量的担忧。例如,2025年6月成都某医院因夸大病情被立案调查,与此次事件共同指向部分医疗机构逐利倾向与监管薄弱问题。

  建议与反思

  患者权益保护

  就诊时应警惕工作人员的非必要操作要求,若遇类似情况可留存证据(如录音、视频)并向医院管理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投诉。

  监管强化方向

  建议卫生部门将此类行为纳入医疗机构信用评价体系,并推动“诊疗场景敏感操作备案制度”,要求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电子设备时需明确告知用途并记录备案。

  技术防范措施

  参考2025年5月“手机APP强制跳转”治理经验,医疗机构可对工作设备进行权限管理,例如禁用非必要应用的安装权限,或设置操作日志自动留存功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