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无还款期限的借条有时效吗?这种情形过二十年也可起诉!

2025-07-05 02:20:01

作者:周军律师.

如需帮助可关注,私信必复。

借款文字创意概念背景图

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这一规定明确了我国诉讼时效的基本框架,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而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那么,没有还款期限的借条,时效如何计算?

对于借条而言,如果明确约定了还款期限,那么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三年 。

如果借条未约定还款期限时,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第四项规定:“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

这意味着,在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中,债权人随时有权要求债务人还款,但需给予债务人合理的准备时间 。

没有还款期限借条的时效从什么时候起算?

(一)债权人首次主张权利时起算

在借条未约定还款期限的情况下,诉讼时效从债权人第一次向债务人主张还款权利时开始计算 。

假设甲在2010年借给乙一笔钱,借条上未注明还款时间 。2020年,甲第一次向乙提出还款要求,并给予乙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那么,诉讼时效从一个月准备时间届满后开始计算,即从2020年该月期满的次日起算三年诉讼时效 。

若甲在这三年内未再次向乙主张权利,也不存在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情形,到2023年该日,三年诉讼时效届满 。如果此时乙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进行抗辩,甲的债权在法律上可能难以得到法院的强制保护 。

(二)诉讼时效的中断与重新计算

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

常见的诉讼时效中断事由包括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 。

继续以上述例子为例,若甲在2021年,也就是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向乙催款,无论是通过书面催款函、短信、微信聊天记录,还是电话录音等方式明确向乙主张还款,都将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

此时,诉讼时效从甲再次主张权利之日起重新计算三年,即从2021年主张权利的时间点起往后推三年,甲在新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有权向法院起诉要求乙还款 。

超过二十年还能起诉吗?

虽然法律规定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对于没有还款期限的借条,若债权人一直未主张权利,不能简单认定权利已受到损害 。

例如,在某些民间借贷关系中,债权人基于信任,一直未向债务人催款,且债务人也未明确表示拒绝还款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债权人未行使权利,也就不存在权利受损害的事实 。因此,即使过了二十年仍可起诉。

周军律师提醒,了解上述法律知识,即便借条没有约定还款期限且时间跨度较长,债权人也不应轻易放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寻求有效的法律帮助,以免错失维权良机。

如需帮助可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周军律师聊案子”。

欠款起诉文字创意概念背景图

普及法律常识,帮您维护权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