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时“数羊”有用吗?

2025-06-20 00:25:33

大家失眠时,有没有试过“数羊”呢?这个“助眠偏方”,到底能拯救失眠吗?

首先,让我们来聊聊这个说法的起源。

数羊这个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八、十九世纪,那时候海外的牧羊人在入夜以后,得先清点羊群才能安心睡觉,长年累月,睡前数羊的说法也就慢慢形成了。

“数羊入睡”的目的,是人们希望在一种重复单调的节奏中,让自己慢慢进入放松状态。

再加上英文里羊(sheep)和睡觉(sleep)发音相近,因此还具有一些心理暗示的作用。

当然了,一旦脱离英语语境,在中文中谐音暗示就失去了作用。

那么,它到底有没有用?

实际上,目前暂时没有科学研究证明数羊可以帮助入睡。

牛津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曾在一项实验中,把失眠患者分成了三组:

第一组在脑海里幻想森林、瀑布等放松场景;第二组回忆日程或者数羊;而第三组则什么都不做。

结果是,想象第一组画面的人平均入睡最快,而第二组与第三组并没有什么改善,个别数羊的人甚至更难睡着了。因为数羊的时候要同时用到“持续计数”和“想象”两个大脑通道,大脑并没有闲下来,反而被“我数到哪只了”的念头牵着走,越数越清醒。

不仅如此,数羊还有两个副作用。

首先,它容易让人陷入“必须马上睡着”的执念。

睡眠最怕强求,一旦脑中冒出类似的念头,交感神经就会开始兴奋,反而更难入睡。

其次,数羊属于单一重复刺激,每数一次会就给潜意识做一次“我还没睡着”的提醒,无形中给自己施加了更多压力,离因意就更远了。

那真正靠谱的助眠方式是什么呢?

我们只需要记住3条原则即可。

第一条原则是不要强迫自己入睡。

如果躺了二三十分钟还毫无睡意,不妨起身去做点无聊却安静的事。

比如翻几页纸质书、听听舒缓的纯音乐,等困意自然出现了再回床上,让大脑将床与入睡绑定,形成入睡惯性,一躺就想睡。

第二条原则是给大脑放电影而不是做算术。

与其机械计数,不如主动想象一些放松的慢镜头,比如自己躺在海边的吊床,能听到浪声,闻到海风。

也能感到阳光温度,场景越立体,注意力越容易被分散,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能睡着。

第二条原则是在白天做好铺垫,比如在白天规律运动、减少咖啡因的摄入,保证午睡不要过长,午后不长时间补觉等等,都能让夜晚睡得更安稳。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