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夯基惠民 | 坚持党建引领 绘就为民新“枫”景

木兰奔流开新路,层峦竦峙争高峰。荔城法院黄石人民法庭位于木兰溪下游,下辖经济和人口重镇黄石镇,特色产业聚集,经济结构多元。近年来,黄石法庭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党建引领 夯基惠民”工程,发挥人民法庭基层解纷前哨作用,努力实现主责主业与党的建设同步,推进凝聚多元解纷合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诉前化解、实质性化解,以法为墨绘就新时代人民法庭新“枫”景。
寻求解纷“最优解”
化解矛盾减诉累
“支付令督促程序真是好,恶意拖缴的业主如今也都交上了物业费。”某小区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向黄石法庭表达了感激之情。


由于不少业主纷纷拒缴物业费,近日黄石法庭辖区内某小区物业公司遭遇了催缴难问题。针对此类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争议较小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黄石法庭积极探索“示范判决+支付令”模式,引导相关物业服务公司书面申请支付令,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
因支付令所涉及的合同内容相似,均为物业费拒缴、拖缴问题,法律关系存在共性,属于同类纠纷。因此,黄石法庭在送达支付令进行催缴的同时附带了同类案件的生效示范判决,促使被申请人知晓其所面临的诉讼风险,以达到“示范判决”所呈现的最佳成效。
目前,黄石法庭已办结十余家物业公司百余件系列物业服务费欠缴案件。对于支付令失效的案件,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妥善处理支付令失效案件,使其能够正常转入诉讼阶段,降低当事人诉讼时间和经济成本。
黄石法庭将继续强化支付令督促程序的合理有效使用,探索支付令的适用范围,根据案件特点,在事实清楚、争议较小、能够送达的案件中推广适用支付令。同时加强支付令的送达工作,探索适用电子送达平台,充分发挥民事诉讼快捷程序的叠加效应,进一步完善“示范判决+支付令+电子送达+小额诉讼程序”的新型审理模式,助力提升司法工作效率,实现繁简分流、快慢分道、轻重分离、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综合解纷总体格局。
融入乡村基层治理
蓄势赋能多元解纷
“没想到法庭如此高效就解决了分家析产的大难题,否则真不知道我家会闹成什么样子。”徐阿婆一手拿着调解书,一手拉着承办法官的手激动地说着。
徐阿婆是黄石镇某村的一位老人,膝下育有三子。丈夫病故后,三兄弟因分家析产问题一时间吵的不可开交。面对此情此景,徐阿婆只能将一纸诉状递交法庭,请法庭帮忙调停,解决矛盾。



立案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安排了实地勘察。走访调查后,承办法官决定借助法庭与辖区司法、综治、人社、妇联等部门建立的联动调解机制,即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最大限度消除当事人之间的不和谐因素。经过多次调解,承办法官与乡镇、村委通力合作,从情理角度安抚当事人情绪,从法理角度点明核心问题,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和利弊得失,最终促使兄弟三人达成调解协议。


近年来,黄石法庭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充分发挥法庭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持续完善健全“诉调对接中心”,建立与村委会、妇联、人民调解组织等机构无缝对接的“大调解”平台,引导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形成工作合力,将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打造特色非诉调解品牌。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五个优先”助企纾困
“谢谢法官,我们的钱终于有着落了。”一位走出黄石法庭的工人激动地说道。
近日,黄石法庭集中化解13起追索劳动报酬系列纠纷案件,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助力企业持续发展。

原告何某等14人在被告某印刷企业从事印刷、配送等工作,因该印刷厂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问题,何某等人的工资出现无法正常发放的情况。
经多次催讨未果后,何某等人将该印刷厂诉至黄石法庭。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发现该系列案件涉及人数较多、影响较大,为避免矛盾激化,决定开展现场集中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分批次分期偿付的调解协议。至此,这批追索劳动报酬的系列纠纷案件顺利化解,该印刷厂回归正常运营。

近年来,黄石法庭结合辖区内企业类型多元的特点,针对涉企案件推行“五个优先”,即优先立案、优先协调保全、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优先裁判,深化“电子送达+线上调解+网上庭审”和要素式审判的审理模式。对于办案过程中出现的“堵点”,积极互动沟通,深度融入“党建引领 夯基惠民”工程,组织业务骨干挂钩辖区企业,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同时,黄石法庭积极开展送法进企、普法宣传工作,通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组织干警进企业开展法治宣讲,走访调研企业,分发宣传资料,及时为企业提供全面有效的法律咨询和意见。
下一步,黄石法庭将继续深入实施“党建引领 夯基惠民”工程,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切实回应司法诉求,打好“高效解纷”、“多元共治”、“法治保障”组合拳,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诉讼服务,让纠纷化解于诉讼之前,防范于源头之上,止步于法庭之外,以“基层善治”开辟“枫桥之治”新篇章。
来源:民一庭、荔城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