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水肿,是怎么回事?
脑瘤水肿是脑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生物学和病理学过程。水肿的存在不仅增加了颅内压,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脑瘤水肿,是怎么回事?
脑瘤水肿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肿瘤占位效应:脑瘤在颅内生长,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对周围的脑组织产生压迫,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发水肿。
血管通透性增加:肿瘤细胞可分泌一些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能够破坏血脑屏障,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使得血管内的液体更容易渗出到脑组织间隙,形成水肿。
炎症反应: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释放炎性因子,进一步加剧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和水肿的形成。
静脉回流受阻: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压迫周围的静脉血管,影响静脉回流,导致局部静脉压升高,液体渗出增多,形成水肿。
中医治疗脑瘤水肿,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旨在通过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运行,促进水肿的吸收和消散。
中药内服
中药治疗脑瘤水肿,以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为主要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例如,对于因瘀血阻络引起的水肿,可选用桃仁红花煎等活血化瘀方剂;对于因水湿内停引起的水肿,可选用五苓散等利水消肿方剂。
在具体药物选择上,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功效的中药,如丹参、赤芍、茯苓、猪苓等,常被用于脑瘤水肿的治疗。这些药物可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的吸收和消散,减轻颅内压,缓解患者症状。
中药外治
中药外治也是中医治疗脑瘤水肿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外敷、熏洗等方式,将中药直接作用于患处,达到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的目的。例如,可选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利水功效的中药,如大黄、芒硝等,研末后调制成糊状,外敷于患处,促进水肿的吸收。
饮食调养
饮食调养在中医治疗脑瘤水肿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患者宜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水肿症状。同时,可适量增加一些具有利水消肿功效的食物,如冬瓜、西瓜、薏米等,有助于促进水肿的消散。
脑瘤水肿是脑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生物学和病理学过程。作为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院长,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结合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并在先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开展中医防癌抗癌,在针对癌症患者的治疗中,既关注当下的问题,还考虑疾病发展的未来趋势,兼顾短期疗效和长期调养的有机统一,从而帮助患者尽可能的延长生存周期,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脑瘤真实案例分享:
马某某,脑瘤,2000年7月,山东省定陶人
2000年5月,山东菏泽的马先蕊突然出现头痛、双目视力模糊、右侧肢体麻木等症状,随后短短三天里就已不会行走,连大小便都不得不在床上解决。她的丈夫立即带她到济南市人民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脑瘤。后辗转多家医院寻医未果,为求中医治疗2000年7月就诊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吃中药后,患者能拄着拐下床小便了;继续吃药,能拄着拐自己煎药了;继续用,都不用拄拐了!磁共振检查的医生说:“对比一月前的老片,病情已经被控制,没有继续发展。”继续用药,患者头痛、视力模糊、右侧肢体麻木等症状已全部消失!不仅生活可以自理,还能干些轻活。增强CT显示:肿块又缩小了!原来像米粒大小的肿块已经消失了!以前黄豆大小的两个肿块也没有了,变成了两个黑影。自此,患者病情基本稳定下来,后续2016年6月,患者丈夫曾带亲戚到希福医院看病,往后不断介绍病人就诊,截止到2023年患者病情稳定。
中医治疗脑瘤水肿,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为原则,通过中药内服、外治、饮食调养和心理疏导等多种手段,旨在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运行,促进水肿的吸收和消散。在实际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应注重中西医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治疗。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