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观察|Siri被控“偷听”用户隐私,苹果同意支付巨额和解金
事件关联主体:苹果事件类型:负面ESG事件议题:S——隐私与数据安全ESG影响等级:严重
近日,苹果对一项长达五年的集体诉讼达成了初步和解,这项诉讼称,苹果公司因Siri智能语音助手涉嫌“偷听”用户隐私,并且披露给广告商等第三方。在经过长时间的法律博弈后,苹果公司最终同意支付9500万美元现金和解。
据悉,这场风波起源于2019年,当时有用户反映,iPhone等设备搭载的语音助手Siri在,未被明确唤醒的情况下,会自动激活并记录周边声音信息。有用户称,当谈话提及某家餐厅或服饰品牌后,他们会接收到与其相关的定向广告。这意味着在未经过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这些谈话内容通过Siri获取并分享给广告商或第三方。随着类似反馈越来越多,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代表广大用户向苹果公司提起了集体诉讼,指控其通过Siri收集用户日常对话,用于改善服务或其他未公开用途,且未充分征得用户同意,侵犯了用户隐私。
面对指控,苹果公司起初坚称Siri的激活有着严格的技术判定,只有在检测到特定唤醒词时才会启动工作流程,不存在“偷听”行为。然而,随着技术专家深入研究以及更多用户提供证据,苹果面临的舆论压力与日俱增。经过五年的拉锯战,苹果公司最终决定以和解的方式平息这场风波。根据和解协议,从2014年9月到2024年底期间,每台搭载Siri的设备最高可获得20美元的赔偿,每位参与诉讼的用户最多可为5台Siri设备申请赔偿。
虽然苹果选择了和解,但他们仍坚持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其之所以选择以巨额和解金平息这场风波,是为了避免进一步的声誉损害以及可能更高的法律赔偿。其提出的9500万美元和解金,仅占苹果自2014年9月以来7050亿美元利润的极小部分。
尽管苹果公司已经同意支付和解金,但有评论表示,每台设备最高20美元的赔偿金对于用户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无法弥补他们因隐私泄露而遭受的损失。
图源:新浪财经ESG评级免费查询平台
在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可查询到苹果公司的ESG评分,国际知名评级机构MSCI对其ESG表现给出BBB(平均)评级,其中社会总评仅为4.5分。
图源:新浪财经ESG评级免费查询平台
在路孚特的评级体系中,苹果则获得了A-(平均)的ESG表现评级,但其社会总评也仅为73.3(B+)等级。
可以看到,苹果公司的社会总评并未取得较高的评价。此前苹果公司被爆出的一系列社会争议,都有可能影响了其社会(S)项评级。例如,有报道披露,苹果公司的某些供应商存在劳工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如超时加班、工资水平偏低以及工作环境恶劣等。还有有报道指出,苹果公司在某些地区的社区贡献和参与度不足,未能充分满足当地社区的需求和期望。此次Siri被曝“偷听”的事件,也暴露了苹果在用户隐私保护领域的疏漏。这一事件损害了苹果的品牌形象,并可能进一步波及公司的市场份额及长远发展。
对于互联网科技行业的企业来说,用户个人隐私保护是高度敏感且至关重要的议题,不仅会影响用户对品牌的感知。稍有不慎,还可能触发合规风险,增加合规成本。面对这一挑战,不少科技企业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保护用户隐私安全。例如谷歌和微软均提供了透明且详细的隐私权政策和条款,让用户了解其数据是如何被收集、使用和保护的,并为用户提供访问和控制自己数据的途径,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隐私设置。此外,亚马逊也实施了数据保护政策(DPP),以管理信息的接收、存储、使用、传输和处置,包括通过亚马逊开店服务API发布和检索的数据。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在隐私保护方面重建并加强与用户的信任纽带,并非只在朝夕。企业若涉及数据存储和处理业务,应该建立完善的数据合规制度,防范数据违规事件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数据泄漏事故,应该尽力使事故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避免对数据被泄漏者造成二次伤害。同时,企业应该完善ESG体系的建设,将数据合规、数据保护作为企业ESG实质性议题并纳入企业各部门的日常经营管理目标中,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面对、处理未来风险的能力。
为及时准确地追踪企业ESG履行状况,评定ESG舆情的潜在影响,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出“ESG影响等级”,并制定规范的定性标准,对正面ESG舆情给出优秀、良好、中等、轻微四个等级,对负面ESG舆情给出恶劣、严重、中等、轻微四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