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坡的好处
跑坡
的好处
跑坡训练可以给你的体能带来的很大益处。从生理学来说,坡会迫使你更努力地训练,因为在坡上训练的时候,你不仅仅要向前移动身体,而且还要克服重力向上移动身体。
这就增加了 臀肌、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的工作负荷,你会比在平地上奔跑时更快地感到疲劳。但当适应了之后,你就会变得更强。
跑坡也会带来生物力学上的好处——你的膝盖抬得更高了,臀部则弯曲得更深,整个脚掌都落在地面上,这样便增加了脚踝的移动。比起从前,你在更大的动作幅度里使用着所有的跑步肌肉。增长的力量加上扩展了的动作幅度,这就使得步伐变得更长、更有力。
然而,当你跑下坡时,情况则会不同。跑下坡会造成所谓的“离心收缩”,这是指肌肉会收缩,但不是变得更短,而是会被拉长。可以这样设想,但请别尝试:你坐在一台腿部伸展机上,尽可能把双腿抬高到伸直腿的姿势,接着在右腿继续抵抗阻力(举起重量)的同时,迅速放下左腿,这时,你的右腿膝盖会慢慢弯曲,并落到起始位置。右腿的股四头肌会保持收缩以举起重量,当它放下重量时,股四头肌就会被拉长。
现在,让我们继续关注跑步。把你的腿设想成一台减震器。当你跑在平地上时,脚落地时膝盖会弯曲,且会继续弯曲,直到股四头肌足够有力到能将腿伸直,而你得以向前移动时为止。在腿弯曲得更深的短暂时间里,股四头肌正在进行的就是离心收缩。在跑下坡的时候,这种离心收缩的时间变得更长,于是就对股四头肌造成了额外的压力。
没错,你会在延迟到来的肌肉酸痛中对此有所感受,但你的身体会渐渐适应并变得更强。这种适应会增加你步伐的力量,使你为诸如波士顿马拉松赛这样包含重要的下坡路段的比赛作好准备。
初次涉足跑坡训练的时候,用RBE51~52奔跑,这样的强度已经足够改善你的力量和动作幅度了。当你对这些训练习以为常时,在坡上加快速度并进行间歇训练会给你带来更大的好处。
还有一项更有挑战的训练,如果执行正确的话,它可以进一步改善你的奔跑——人们称之为 “跳跃训练”或者 “肌肉增强训练”,它通过增加上坡跑的力度来发挥成效。
要进行跳跃训练,先找一块200~300米长的平缓上升的坡面,坡的顶部和底部都要有数百米长的平坦路面。草地或者煤渣地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跳跃的时候,用前脚掌落地,让脚跟完全接触到路面,比往常更深地弯曲膝盖。
然后想一下反过程:脚跟蹬离地面,伸直腿,用更向上而不是向前的动作将脚尖也蹬离地面。脚尖先于脚跟落地,这能使腓肠肌发生离心收缩。把腿比平时弯得稍微深一些则能迫使股四头肌和臀肌进行更大幅度的离心收缩。然后,你有力地直直跃入空中,将一切恢复原状。这些听上去是不是很有趣呢?
进行跳跃训练前先要进行热身,然后从坡底一路跳到坡顶。在坡顶的平地上做50米的高拾腿跳跃。用RBE51跑大约1分钟 (200米左右)进行恢复。然后掉头加速跑100米,接着降低到RBE51,跑完最后100米回到坡顶。现在,以RBE31~32跑下坡,注意步伐不要过大,用脚轻轻落地,不要“噼噼啪啪”脚步很重地落地。跑到坡底后,以RBE51跑300米左右进行恢复。然后掉头,往回跑,继续进行恢复跑,跑到坡底,再重复一轮。
刚开始时将训练重复两轮,每次在训练周期中进行这项训练的时候都再增加两轮重复,最多增加到8轮。只有进行C和D级别训练的有经验的跑者才应该尝试进行跳跃训练。
无论你是跳跃上坡、在坡上跑间歇跑,还是干脆在准备目标比赛期间参加一次多坡的比赛,要想借助跑坡训练使自己成为一个更成功的跑者,关键在于在训练的哪个部分加入跑坡训练,以及如何将跑坡训练加入到训练中去。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想了解有关李哲功能训练团队
课程的最新资讯
请联系
李哲团队资深顾问
👇👇👇
2025年
李哲功能训练团队
最新课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