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07(只做好题)

2024-11-03 00:59:26

第七章  民法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7.1 下列关于民法基本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平等原则中的平等是指实质平等、结果平等(形式平等、机会平等)

B.公平原则中的公平是指实质平等、结果平等

C.诚实信用原则是对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外在要求(内在要求)

D.公序良俗原则是对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内在要求(外在要求)

解析 B 本题考查民法的基本原则。选项A不当选,平等原则中的平等是指形式平等、机会平等,而非实质平等、结果平等。选项C不当选,诚实信用原则是对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内在要求。选项D不当选,公序良俗原则是对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外在要求。

7.2 下列责任中,属于民法意义上的无限责任的是(D)。

A.有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所承担的责任

B.有限责任公司以其注册资本为限对外承担的责任

C.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所承担的责任

D.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所承担的责任

解析 D 本题考查民事责任的分类。选项D当选,民法上,无限责任的意义是“出资人须以其包括出资财产在内的全部财产对企业债务所承担的责任”,如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所承担的责任。民法上,有限责任的意义是“出资人仅以其出资财产为限对企业债务所承担的责任”,选项ABC均属于有限责任,不当选。

7.4 根据民法理论,下列行为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C)。

A.侵权行为

B.先占

C.代理行为

D.无因管理

7.6 甲因病去世,留有遗嘱。甲的儿子乙依照甲的遗嘱继承了甲的一套房产。乙取得该套房产所有权的法律原因属于(A)。

A.法律事实构成

B.事实行为

C.法律行为

D.事件

7.9 下列有关法人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法人的财产属于法人与出资人共有

B.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受法人财产范围制约

C.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D.法人的人格与其创立人的人格不能分离

7.12 甲擅自将乙委托其保管的一幅字画卖给了丙。事后,乙追认甲的行为有效。根据民事权利理论,乙行使的权利属于(D)。

A.支配权

B.请求权

C.抗辩权

D.形成权

解析 D 本题考查民事权利的分类。选项D当选,甲未经乙同意擅自出卖乙的字画,属于无权处分,该合同效力待定。但经乙追认,即成为有效合同。追认权属于形成权,仅凭乙单方意思表示即可改变原有合同性质。

7.14 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旨在依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相应民法效果的表意行为,法律行为的形式其实就是意思表示的方式。下列意思表示的方式中,仅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情况下,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的是(A)。

A.沉默形式

B.口头形式

C.书面形式

D.推定形式

7.17 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是(C)。

A.甲将朋友托其保管的相机卖给他人

B.乙用其盗取的某公司空白合同与他人签订合同(无权代理,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C.丙误将混纺面料当成纯毛面料高价购买

D.丁在醉酒神志不清的状态下将其名贵手表卖给他人

解析 C 本题考查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选项A不当选,甲将朋友托其保管的相机卖给他人,属于无权处分,该行为属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选项B不当选,乙用其盗取的某公司空白合同与他人签订合同,即没有代理权而实施代理行为(狭义的无权代理)属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选项C当选,丙误将混纺面料当成纯毛面料高价购买,属于对标的物的性质存在重大误解,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为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选项D不当选,醉酒不能成为行为人免除民事责任或否定真实意思表示的理由,丁在醉酒神志不清的状态下将其名贵手表卖给他人,属于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提示:利用盗取的公章以及空白合同等,不属于“有代理权的表象”,不能构成表见代理

7.18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关于甲、乙之间的合同,下列情形属于效力待定的是(B)。

A.甲在醉酒但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摩托车低价卖给乙

B.甲授权16岁的丙将汽车以15万元的价格出卖给乙

C.甲将其一处正在出租的房产赠送给15岁的乙

D.甲将价值16万元的汽车作为生日礼物赠送给7岁的乙(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7.19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关于撤销权除斥期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因受欺诈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撤销权除斥期间为90日

B.因受胁迫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撤销权除斥期间为1年

C.因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撤销权除斥期间为1年

D.上述撤销权除斥期间自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算

解析 B 本题考查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撤销权。

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90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选项ACD不当选)。

(2)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选项B当选)。

(3)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4)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7.20 根据规定,代理可分为委托代理、指定代理和法定代理。下列各项中,仅为法定代理特有的是(D)。

A.需要出示授权书的代理

B.以未成年人为被代理人的代理

C.符合法律规定的代理

D.无须被代理人授权,依法律规定直接确定的代理

解析 D 本题考查代理的分类。

选项A不当选,选项D当选,委托代理中,需要经过被代理人的授权。授权行为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法定代理是基于法律规定直接取得代理权所实施的代理,无须被代理人授权。选项B不当选,以未成年人为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多见于法定代理,但委托代理中,亦可以未成年人为被代理人。选项C不当选,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职务代理都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代理,该情形并非仅限于法定代理。

7.21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情形不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是(C)。

A.影响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国家安全类型的民事法律行为

B.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C.一方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

D.有损人格尊严的民事法律行为

解析 C 本题考查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选项C当选,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选项ABD均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中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当选。

7.22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规定,下列关于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实体权利

B.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

C.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义务人取得一时抗辩权

D.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义务的,可以主张返还不当得利

7.24 下列有关诉讼时效期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商品保质期属于诉讼时效期间

B.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C.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中撤销权人的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属于诉讼时效期间

D.合同当事人的法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属于诉讼时效期间

解析 B 本题考查诉讼时效期间的性质。

选项A不当选,诉讼时效期间是债权人行使权利的法定期间,商品保质期不属于诉讼时效期间

选项B当选,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选项CD不当选,撤销权未在法定期间内行使的,撤销权消灭,合同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间内行使解除权的,解除权消灭。该法定期间为除斥期间,并非诉讼时效期间。

7.25 诉讼时效期间与除斥期间是民法上两项权利行使的限制期间,下列关于二者区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则实体权利消灭,除斥期间届满则义务人产生抗辩权

B.诉讼时效期间为不变期间,除斥期间为可变期间

C.诉讼时效期间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

D.除斥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诉讼时效期间并不适用

二、多项选择题

7.26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法人成立须具备的条件有(ABE)。

A.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住所

B.有自己的财产或者经费

C.有自己的分支机构

D.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的特征)

E.依法成立

解析 ABE 本题考查法人的成立条件。法人成立的条件包括:(1)依法成立(选项E当选)。(2)有自己的财产或者经费(选项B当选)。(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住所(选项A当选)。选项C不当选,法人是否有分支机构不作为法人成立的条件。选项D不当选,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属于法人的特征。

7.27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规定,下列关于法人成立、法人能力及责任承担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CE)。

A.法人成立必须经有关机关批准

B.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自法人成立时产生

C.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D.法人应对法定代表人的职务侵权行为与法定代表人连带承担民事责任

E.法人须承受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所从事民事活动的法律后果

解析 BCE 本题考查法人。选项A不当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法人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并非所有法人均必须经有关机关批准。选项D不当选,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7.28 下列民事权利中,权利人不得转让和继承的有(CDE)。

A.租金债权

B.地役权

C.身体权

D.健康权

E.居住权

解析 CDE 本题考查民事权利的分类。选项CDE当选,专属权,是指只能由权利主体本人享有和行使的权利。专属权不得让与和继承,如人格权、身份权、居住权。

7.29 下列关于民事权利属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DE)。

A.债权属于请求权

B.物权属于相对权(财产权、支配权、绝对权、对世权、非专属权)

C.人身权属于对人权(支配权、绝对权、对世权、专属权)

D.著作权属于支配权

E.追认权属于形成权

解析 ADE 本题考查民事权利的分类。

选项A当选,债权属于财产权、请求权、相对权、对人权、非专属权。

选项B不当选,物权属于财产权、支配权、绝对权、对世权、非专属权。

选项C不当选,人身权属于支配权、绝对权、对世权、专属权。

选项D当选,著作权属于支配权、绝对权、对世权。

选项E当选,形成权中包括撤销权、解除权、抵销权、选择权、同意权、承认权、追认权等。

7.30 下列民事法律事实中,属于双方法律行为的有(BD)。

A.侵权行为

B.买卖合同

C.遗嘱行为

D.赠与合同

E.无因管理

7.31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规定,下列法律行为中,可因重大误解而请求撤销的有(ABD)。

A.乙误将真画当成赝品而低价出售

B.丙误将单价1 800元的商品以180元的价格售出

C.甲不知女友已与他人结婚而到商场购买订婚钻戒(对动机的错误认识)

D.丁误认某人为救命恩人而给其5 000元以表谢意

E.戊误以为自己能分到公寓房而按公寓房面积到商场购买地毯(对动机的错误认识)

解析 ABD 本题考查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或者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产生错误认识,按照通常理解如果不发生该错误认识行为人就不会作出相应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

选项ABD当选,将真画当成赝品、将1 800元的商品错当成180元的商品属于对标的物的错误认识,误认某人为救命恩人,属于对对方当事人的错误认识,上述合同均可基于重大误解而撤销。

选项CE不当选,对购买动机的误解不属于此处的重大误解。不知女友已与他人结婚、误以为自己能分到公寓等情形属于对动机的错误认识,因此订立的合同不能以重大误解为由撤销。

7.32 下列行为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有(BC)。

A.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订立的合同

B.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行为

C.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D.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E.处分权欠缺的民事行为

解析 BC 本题考查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界定。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2)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选项C当选)。

(3)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选项B当选)。

(5)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

选项A不当选,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选项D不当选,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选项E不当选,处分权欠缺的民事行为即为无权处分,无权处分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7.33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包括(BCD)。

A.受第三人欺诈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B.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

C.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E.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

解析 BCD 本题考查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界定。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包括: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选项D当选)。

(2)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3)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选项C当选)。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5)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选项B当选)。

选项A不当选,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且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人可以请求撤销。

选项E不当选,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根据行为内容确定该行为的效力。

7.34 甲委托乙出售房屋,并向乙出具授权委托书,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乙的代理行为中,属于效力待定行为的有(AC)。

A.乙以甲的名义与自己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B.乙与丁恶意串通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将房屋卖给丁

C.乙以甲的名义与委托其买房的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D.乙不知甲意外去世,以甲的名义将房屋卖给他人

E.乙在甲取消委托后,仍向他人出示尚未被收回的授权委托书售出房屋

解析 AC 本题考查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选项A当选,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则有效。

选项B不当选,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选项C当选,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同时代理的其他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的双方同意或者追认则有效。

选项D不当选,代理人不知道并且不应当知道被代理人死亡的,代理人实施的代理行为有效。

选项E不当选,代理权终止之后的代理属于无权代理,但是行为中具有有权代理的表征,即构成表见代理,表见代理产生与有权代理一样的效果。

7.35 下列关于诉讼时效的适用及期间起算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CDE)。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其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算

B.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适用普通诉讼时效

C.兑付国债本金和利息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D.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提出抗辩的,法院不予支持

E.分期履行的债务,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

解析 BCDE 本题考查诉讼时效的起算。

选项A不当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选项B当选,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属于一般民事法律行为,适用普通的诉讼时效,该期间为3年。

选项C当选,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选项D当选,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选项E当选,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7.36 下列事由中,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有(BC)。

A.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

B.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C.权利人被义务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

D.债务人请求延期履行

E.债务人同意履行债务

解析 BC 本题考查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 个月内,因法定障碍事由的发生使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从而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属于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具体包括: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选项B当选)。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选项C当选)。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选项ADE不当选,其所述情形会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7.37 下列各项中,属于诉讼时效中断事由的有(ABD)。

A.债权人申请支付令

B.债务人请求延期支付

C.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遇不可抗力

D.债权人提出清偿请求

E.债权人出差未回

解析 ABD 本题考查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主要是主观原因。

具体包括: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选项D当选)。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该等情形包括:义务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担保、请求延期履行、制定清偿债务计划等(选项B当选)。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该等情形包括:申请支付令、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者死亡、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申请诉前临时禁令、申请强制执行、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在诉讼中主张抵销等(选项A当选)。

选项C不当选,其所述情形会引起诉讼时效中止。

选项E不当选,其所述情形既不属于中止的事由,也不属于中断的事由,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