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顾茅庐是真的吗?

2024-11-02 00:22:23

#谣零零计划#

刘备当初三股茅庐,是假的!

根据“九州春秋”上记载,并没有三顾茅庐的戏码。而是诸葛亮主动求见刘备。

史书上记载:“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诸葛亮总算出山了。他出山以后的第一份功劳,其实是过江东说孙权,联合抗曹。至于其间的借东风、埋伏华容道、计收四郡本来就子虚乌有,而且直到这个时候,诸葛亮也主要负责内政和外交工作,根本没有上过一线去打仗。

我们来看刘备手下的三大集团:

原从集团,代表人物是关、张、赵、黄、魏。

荆州集团,代表人物是庞统、诸葛亮、马良。

四川集团,代表人物是法正、黄权、李严。

而刘备最信任原从集团,第二是四川集团,对于荆州集团就要差很多——尤其在关羽死在荆州以后。法正最后成为刘备手下第一红人,有人劝诸葛亮向刘备进言,管管法正,诸葛亮却回答说:“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当时的地位并不是刘备下面的第一把交椅,起码法正还压在他上面。后来随着诸葛亮权力稳固,原从集团和四川集团彻底退居二线,荆州帮权倾朝野。

而由诸葛亮一手扶植起来的官员,不外乎继其执政的蒋琬、费祎、姜维,亲如父子的马谡,临终托付以后事的杨仪,以及《出师表》推荐于后主的董允、郭攸之、向宠等。这些人,除姜维是关西降将外,其他全都是荆州人,诸葛亮的老乡。这时候,诸葛亮当上了蜀汉幕后管家,面对的却是一个烂摊子。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这是人们的普遍认识。刘备一入成都,大赏军功,搞到国库空虚,而刘备刚入四川时候的政治严苛:“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或许有人说治乱要用重典。可是在诸葛亮治理蜀汉十二年中,经济上只靠向东吴出口蜀锦维持。政治上保持高压,人才凋零,学术萎缩,连本史书也没有留下。

陈寿在写三国志时,苦于得不到足够的史料,竟然写作《蜀书》,是《三国志》中最薄的一卷。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演义上所谓的“六出祁山”,十有八九是虚构。史书上记载诸葛亮北伐,他屡屡进兵,不仅未能成功,甚至可以说寸土未得。

后世更有人评价:“观诸葛亮用兵,在战略上均只见其正,不见其奇,则无可辩护者,至于演义小说谓诸葛用兵神奇莫测者,乃无根之言耳。”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诸葛亮治蜀,不能富国而妄求强兵,这与缘木求鱼有何区别?

他一出祁山,张郃直击其街亭,大破马谡,他前功尽弃;二出祁山,曹真使郝昭守之,以逸待劳,又大挫诸葛亮的锋锐;三出、四出,司马懿以坚守之策,教其粮尽自退。由始至终,诸葛亮竭尽心力,却寸步难行。实际上战争的主动权一直掌握在魏军手里,是以蜀因战益弱,终于有二士灭蜀之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