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支付宝竟然“崩溃”了?我们要不要留现金?这3点原因很真实!
双11大促当天,支付宝“崩溃”的消息惊动了不少消费者。很多人在付款的时候竟然一直显示”付款失败“!但是,收到扣款短信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已经支付成功了,钱也被扣了很多次了。
然而,支付宝方面也给出了”合理解释“,是因为系统消息库出现的局部故障,导致部分用户的支付功能收到了影响,但不影响资金安全。

说句实在话,虽然没有造成任何的资金损失,但也让我们对电子支付也有了一点改观,原来我们平时一直过于依赖的电子支付,竟然也会出现问题!当支付过程突然间中断,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有所准备,保留一些现金呢?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支付失灵”:数字时代的灰色地带
对于双11期间的这次“支付瘫痪”,支付宝的反应迅速,问题很快修复。然而,这次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电子支付尽管方便,却并不是“全天候”的保险。
为何我们仍需留现金?这里有三大理由
1. 技术故障
在任何一个高峰时段或突发事件期间,如服务器崩溃或者网络不稳定等技术问题,有时候也难以避免。支付宝崩溃仅是一例,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范围内的数字支付平台上出现支付故障的比例约为2%。
在这个我们过于依赖于技术的世界里,保留部分现金或许是规避此类“黑天鹅”事件的有效方式。而且,如果我们手机停机了、没网了、没电了,支付都是很麻烦的,还是要留一点备用金的。

2. 人情往来,生活所需
虽然电子支付已成为主流,但在小型餐馆、乡村市场、人情往来等地,现金仍是重要的交易媒介。疫情期间,英国研究指出,使用现金的支付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仍占支付总额的23%。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现金支付还是我们应对紧急状况的可靠“退路”。
我们总不能去出礼、给晚辈红包都是转点钱过去吧?
3. 远离诈骗
自从有了移动支付以来,电信诈骗成了“重灾区”,专门针对老人、单身人士、宝妈等,这类人群防范意识比较弱,很多朋友一听到对方是什么“公安机关”、“检察院”就慌神了,直接问什么就回答什么。
还有一些AI变脸进行欺骗,这种的一定要仔细分辨一下,不然很容易因为亲情“掉坑”。而且,转账真的是太方便了,轻而易举就把对方骗走了。当然了,还有各种“钓鱼”链接、同步录屏工具等,都能不经意间被盗走。如果留点现金在家,基本上很难被骗走!

如何在支付宝崩溃时从容应对?
1. 备有紧急金:每个月取出一部分工资作为现金储备,虽然不能为您买到自家冰箱的“刺身鲷鱼”,但应付突发状况还是绰绰有余的。
2. 虚拟钱包和实体钱包相得益彰: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现金支付,以增强金融弹性,避免过分依赖单一支付形式,而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3. 多渠道支付准备:银行APP、信用卡、二维码支付等其他支付手段均可作为备选方案。
支付宝崩溃:偶尔的正当“理由”?
这场突如其来的支付系统失灵与其说是“负担”,不如说是提醒我们应当保持合理的支付方式搭配。对高科技的过度依赖使我们忽视了现金的基础保障功能。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旧习俗与新科技的融合或许将是通向未来支付方式的绝佳途径。

所以,永远保留一两张方便掏出的“毛爷爷”,不仅仅是理智的消费方案,也是日常消费的更好补充。让“数字金融”与“纸质票面”相辅相成,这样可以点亮我们更加从容惬意的生活哦。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