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荐书|女性文学是什么样子的?
界面荐书
每周为您提供一份好书单
2024年12月4日13时22分许,知名作家琼瑶被发现在中国台湾新北市淡水区家中去世,终年86岁。消息一经公布,众多影视圈名人纷纷发文悼念。在中国文学的浩瀚长河中,琼瑶无疑是一个璀璨的名字,她创作的《还珠格格》,更是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现象级作品,打破了历史收视纪录。作为华语女作家的代表之一,琼瑶不仅以其经典的小说赢得了广泛的读者群体,还塑造了属于她自己的独特文学风格。然而,琼瑶的作品并非仅仅是人们所想象的柔弱与浪漫的代名词,它们承载着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对人性复杂性的关注,以及对爱情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无论是《山口百惠》中的少女情怀,还是《一帘幽梦》中的人性剖析,琼瑶所描绘的世界往往不仅是一个“爱情天堂”,它背后有着现实的血与泪。琼瑶不仅在爱情题材的创作上占据重要地位,她的作品也透视了女性成长与独立的困境。无论是在她笔下的悲情女子,还是她描述的坚韧母亲形象,都展现了女性在家庭、社会、爱情等多重压力下的成长与觉醒。在《梅花三弄》中,琼瑶通过对女性角色的刻画,让我们看到了在时代的变迁中,女性如何通过内心的坚强与勇敢,突破命运的束缚。这种关注女性内心世界和生活境遇的敏锐性,彰显了琼瑶作为华语女作家的文学价值。
在当代,琼瑶的小说依旧是许多人心灵的慰藉,在影视剧改编的推动下,琼瑶的影响力不断延续,推动着华语女性作家不断创新与超越,在华语文学中开辟了一个属于女性的文学天地。从张爱玲到赵诗颖,许多女性作家以琼瑶为启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时代背景下,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本期荐书为您推荐《叶嘉莹说云间派》等9本华语女作家的作品,随着她们的文字,去感受温柔而澎湃的力量吧!

《叶嘉莹说云间派》
叶嘉莹 著
上海三联书店
叶嘉莹先生从云间派的审美与意旨,着力叙述“词”这一文学体式背后的词人的遭际、历史文化的背景,串联从宋词到清词的发展理路。
云间派是明清之际诞生于江南的文学流派,这批文人除了诗作、词作有其文学特征外,在明亡之际,他们保守气节,慷慨奔赴国难。这批文人之中,有著名的云间三子(陈子龙、李雯、宋徵舆),还有夏允彝、夏完淳父子等。
本书由四部分内容构成:论陈子龙词、论李雯词、夏完淳评传、云间派与明清之际的词风转变的关系。其中,夏完淳评传是叶嘉莹先生早年旧作的首次出版。其余三篇长文,是叶嘉莹先生的讲座整理稿。此次束为一册,为广大读者有所侧重地讲解了诞生在松江的这一文学群体及其作品,展现了明末清初一段刚烈的历史,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江南文化的刚柔并济。

《我的妈妈是精灵》
陈丹燕 著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我叫陈淼淼,在上海一师附小上学。我爸爸是外科医生,每天下班回家都要躺在椅子里看《新民晚报》,再喝一点黄酒,跟别人家爸爸没什么两样。
但我的妈妈,是个碰一点黄酒就会变蓝的精灵。
发现这个惊天动地的大秘密之后,我才知道,妈妈是坐在江西路口红教堂前的大树上唱歌,碰到爸爸的。那时她刚来人间,刚开始知道感情是什么。
妈妈还说,街上走着的那些人,影子泛着蓝瓦瓦的光的,都是来人间生活的精灵。
我没觉得做人有什么好,也没觉得精灵有什么不好,可爸妈不这么想,精灵总要回精灵的世界去……

《豆蔻年华》
程玮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果麦文化
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的一段荡气回肠的青春故事,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姚小禾考上了省中学,整个南山县才录取她一个,她从封闭的大山里来到了都市,并在这里结识了性格各异、家庭背景不同的同学们,她们之间的故事,有友情的温暖、相互的鼓励,也有彼此间的小嫉妒……他们之间发生了各种有趣又惊险的故事。姚小禾善良、勤奋,克服了学习上的障碍,融入了都市的生活,和同学们向着远方,共同迎接着美好的未来。青春,便是那一段豆蔻年华!

《麝过春山草自香》
张晓风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张晓风52篇近作,作品由日常生活生发,引经据典,娓娓道来,自成一格,广博的视野中见坚实的学养,睿智的思考中饱含深切的情感。日常事、平凡人,一草一木,在张晓风笔下均自成风光,典雅隽永。如在《在D车厢》,作者搭乘英国火车时遥想《自己的房间》与吴尔芙,以及《坎特伯雷故事》中的巴斯妇人和作者乔叟,宛如一场宁静的英国文学之旅;《一篇四十年前的文章》写了晓风与老友的侄孙千里相会的故事:四十年前晓风写《半局》哀悼亡友,四十年后亡友的侄孙跨海而来,专程向她殷殷致谢,在感伤中又仿佛昨日再现。

《琦君说童年》
琦君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共收录了作者回忆她魂牵梦萦的故乡与童年的25篇散文,文章真挚感人,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爱的记忆与深情。作者从真、善、美的视角叙写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见闻,把读者带入了她那透露着深沉情感的思乡怀人散文之中,使读者从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百年的时光流转,故乡已褪去朱红,青丝也染成华发。在琦君的笔下,江南却依旧炊烟袅袅,童年也依旧葱茏耀眼。琦君擅长以自然之笔写真实之情,故乡的风物光景,童年的逸事趣闻,神话与传说,有声有色,娓娓动听;落笔疏淡,抒情却浓厚悠长。记忆中那些泛黄的故事,无论苦与乐,经过岁月的酝酿,都氤氲出缕缕温馨、绵绵情谊。

《煮沸人生》
李银河 著
北方文艺出版社|酷威文化
本书是李银河新编随笔集,是其行走人间半个多世纪的感悟精粹。在这部作品中,李银河用率性而坦荡的文学笔触,记录了她多年来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学者,李银河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独特的意义,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每个人的追求。生命是短暂的,生命是有意义的,李银河想用激情、自由和美丽把它填满。
这本书,可以看作是一个自由灵魂的真诚告白,既是对世界的告白,也是对自己的告白。她挣扎过,困惑过,迷茫过,她活过,爱过,写过,她让生活变成审美生存,把人生塑造成艺术品。“在这个年龄,我还有激情,我的生命力还像沸腾的水,翻着泡泡,喷着水花,发出欢快的噗噗声。”
李银河通过这本书完整而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灵魂底色,她笃信爱与生命不可辜负,既然有幸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每一段时光都要好好熬煮,慢慢煮沸。

《我的生命哲学》
李银河 著
花山文艺出版社|联合读创
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如何安顿自己的内心?
在疫情影响的时代如何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
是寻找自我,还是创造自我?
是倾听内心的声音,还是接受命运的安排?
李银河从生活、工作、读书、交友等多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哲学思考。其中有大量的内心挣扎痕迹,相信会引起遇到相同问题的读者的共鸣。她认为真正的自我并非某种存在于那里可以被找到或被发现的东西,而是必须被创造的东西。
李银河能够坦荡快乐的秘密,都在这本书里。

《人间词话七讲》
叶嘉莹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也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它的文词优美,但因为它的解说方式是中国传统的感悟式的意象批评,所以一般读者不易读懂。本书作者以深入浅出和典雅细腻的文字,带你读懂王国维及《人间词话》中讲述的词的故事及其美感特质。

《旅德故事》
王安忆 著
文汇出版社|贝页
这是王安忆于1988年到1992年三次旅居德国的游记散文集。全书一共17篇文章,从德国北部的历史名城吕贝克一路向南,经过汉堡、波恩、柏林穿越黑森林,到达慕尼黑。作者以小说家独特的视角和想象力,写人、写物、写己。表现了在改革开放之初,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的思考与认识。
书中颇具特色的是对德国音乐的描写。德国是古典音乐的理想国,作者结合自己曾经是文工团大提琴手的经历,亲炙那些耳熟能详的乐曲的故乡,写出了音乐对一个民族与土地的影响。
本书也是作者少有的一次独自旅行,书中充满了小说家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之感,这孤寂也放大了作者的想象力,以至于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不仅会对作者的见闻好奇,也会时常产生阅读虚构小说般的另类体验。
互动问题:
你最喜欢琼瑶的哪部作品?
上期留言入选读者:
Colin.K,前途无量,赵敏
(已留言回复)
本期编辑/王一迪 徐婧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