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一滑转错账,对方笑纳不肯还,如何维权助退款?

2024-12-28 01:20:21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支付正在持续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移动支付的便捷性、高效性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支付方式。人们足不出户,通过支付宝、微信或手机银行完成消费、转账,但移动支付也存在着风险,转账时突然“手滑”输错账号或者选错收款人,误把款项秒转他人,他人耍无赖拒不返还时,如何要求他人返还欠款?

【基本案情】2024年9月,李某某通过手机微信向他人转账时,误将5万元转给了张某。李某某发现微信转账转错人后,经多方联系请求张某退还5万元,均遭到张某拒绝。李某某某催讨未果,遂将张某告上法院。

庭审中,张某辩称,微信账号收到的5万元是李某某偿还曾经向其借的10万元中的部分还款,目前还没有还完所有的借款。但直至庭审终结前,张某未向法庭提供任何证据证实曾借款给李某某10万元的事实。

【裁判结果】法院审理后认为,依照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本案中,李某某提供了微信交易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证实其误将5万元转账给被告。而被告张某无任何法律根据取得李某某微信转账的这笔钱,故李某某诉请张某返还不当得利5万元,于法有据。法院遂当庭作出判决:被告张某返还原告何某5万元。

【律师建议】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面对天降“横财”,切勿在金钱面前迷失自我。公民在转出个人账户资金时,要仔细核对卡号、姓名、开户行等重要信息,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操作,转账之后及时向收款人进行核对。如发现转错账情况,要及时与收款人沟通并保留转账记录、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相关证据,向转账银行等第三方机构寻求帮助,查找对方身份信息及账户信息等,积极沟通后如收款人仍拒不退还,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公安机关协助追回款项,也可以不当得利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参考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二条 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第九百八十七条 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