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是真的吗?
□程 醉
勾践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最为人熟知的大概就是“卧薪尝胆”的故事了。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勾践战败后“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但司马迁只描述了勾践“尝胆”,并未提及他有“卧薪”的行为。到北宋时,苏东坡写了一篇《拟孙权答曹操书》。其中首次将“卧薪”和“尝胆”结合起来,写到:“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从此之后,“卧薪尝胆”就被作为成语一直沿袭了下来。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率先起兵攻打吴国,吴王夫差则举全国之兵迎战。双方在今天苏州市西南太湖中的椒山展开激战,史称“夫椒之战”。此战勾践大败,夫差的部队不但攻破了越国都城会稽(今绍兴),还将勾践和其率领的数千残兵包围在会稽东南的会稽山。
勾践听从大夫文种的计策,派诸稽郢去向夫差求和。但吴国大夫伍子胥不同意。诸稽郢便“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也就是贿赂了太宰伯嚭。于是在伯嚭的游说下,吴王夫差同意了越王勾践的求和请求。
然而勾践战败之后发生的事情,即便是史料也记载得扑朔迷离。在我国第一部记言体国别史《国语·越语》中记载勾践“其身亲为夫差前马”,但同样在《国语·吴语》中却记载“一介嫡女,执箕箒以晐姓于王宫;一介嫡男,奉盘匜以随诸御”。大意是勾践派了一儿一女去吴国当人质。
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则记载“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意思是勾践派范蠡和诸稽郢到吴国当了两年人质。而在《越绝书》《吴越春秋》等记载中,勾践不但到了吴国给夫差当奴仆,鞍前马后伺候着,甚至还尝过夫差的屎以诊病情。这个桥段,也就是成语“问疾尝粪”的由来。
不过,清华大学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中有一篇《越公其事》,也是记载越王勾践的故事。其中说“使者返命越王,乃盟,男女服,师乃还”。也就是说,越王勾践并没有到吴国当过人质。同时,在编年体史书《左传》中也没有勾践当人质的记载。
但几乎所有的史书都记载了勾践战败后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事迹。比如说勾践大力发展农业,《越王勾践世家》载:“身自耕作,夫人自织……与百姓同其劳。”另外,勾践也深知“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于是他下令:“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意思是即将临盆的产妇由国家派医生照顾。生男孩奖励两壶酒和一条狗,生女孩奖励两壶酒一头猪。
公元前473年,勾践率领军队攻占了吴国国都。随后,夫差自刎,吴国灭亡。
卧薪尝胆是否真有其事并不重要,因为勾践战败后痛定思痛、奋发图强最终消灭吴国已是事实。史料中自相矛盾或言语不详之处,大致相当于现在被搬上荧幕的历史小说,谁当皇帝肯定是真实的,至于如何当上的,其中又有哪些阴谋、阳谋,则全是作家们的“想当然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