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卓别林问周总理:能送我一瓶茅台吗?总理的回应令人暖心
来源:柳缘阁主说史
1954年,在瑞士的一个小镇,一群人在愉快地聚餐,仔细一看,发现周总理在其中,他的对面,是艺术大师卓别林。
餐桌上是美味佳肴,耳边是欢声笑语。
与周总理交谈一番后,卓别林看着桌上的美酒,思考片刻,犹豫地对周总理说:“总理先生,有个不情之请,可以送我一瓶茅台吗?想带中国的好酒回去珍藏。”
总理听后,不由得大笑:“可以的,这不是什么难事,我让工作人员再打包其他菜式给你,谢谢你对中国美酒美食的喜欢!”
总理的回复让卓别林心中一暖,连忙举起酒杯致敬示意。
周总理为什么和卓别林交情较好?这场宴会上还发生什么趣事?
让我们一一来揭晓。
热爱和平:周总理和卓别林的交集
作为一国总理,周恩来需要处理的事务很多,公务繁忙的他怎么会认识艺术大师卓别林呢?
看似毫无联系的二人,实际上连接着一根线,这根线的名字叫和平。因为对和平的热爱和向往,周总理和卓别林产生了交集。
周总理对和平的热衷,大家有目共睹,卓别林对和平的向往,却很少有人了解。
作为艺术大师,卓别林先生出演了很多作品,《移民》和《城市之光》是他耳熟能详的作品,《淘金记》的出现更是大放异彩。
尽管出生在英国,但是卓别林在美国生活了很长时间,他为美国艺术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令人费解的是,晚年的卓别林却不被美国政府认可,美国政府甚至想逮捕卓别林。
美国政府这样做的原因是卓别林的反骨:提倡和平。
“先生,您这次的作品主题是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上面派人说,作品主题他们不是很喜欢,希望您可以换个主题,比如自由、民主之类的,您怎么看?”下属小心翼翼地询问。
“热爱和平这个主题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要换,现在这个大环境就是要提倡和平,反对战争,上面的想法和我们不同又有什么关系,艺术不应该和政治挂钩,不换主题。”卓别林反对道。
“不换主题的话,估计上面会有小动作,毕竟你的作品影响力那么大,和他们对着干很容易吃亏。”
“不用劝了,我有自己的想法和艺术追求。”
在美国生活多年,卓别林早就对美国政府的想法了解透彻,早些年,他还想借助作品规劝一下,但是他们一意孤行。面对上面的固执和虚伪,卓别林失望至极。
他只好借助不同的作品,表达出向往和平和抵制战争的想法,希望民众可以认清上面的真面目。
卓别林的一系列操作让美国政府震怒。
1947年,美国政府传讯卓别林,认为他有错误引导民众的意图。
卓别林发起抗议,在杂志发表“向好莱坞宣战”的文章后,开始抨击好莱坞迎合政治需要,抑制艺术求真。
1952年,卓别林决定举家迁居瑞士,美国政府对此做出了回应。
“如果卓别林及其家人返回美国,我们将对其进行逮捕。”
具有戏剧性的是,卓别林离开美国后,因反战思想获得了“国际和平奖”。
在瑞士居住的卓别林,遇见了和他一样热爱和平的周总理。
热爱和平,让这两位领域不同的能人相聚。
相见恨晚:在瑞士热烈交谈
在去瑞士之前,周总理就对卓别林认识颇多。
1954年,周恩来携代表团前往瑞士参加日内瓦会议。听说卓别林居住在瑞士,决定邀请他来做客。
受邀而来的卓别林见到周总理十分高兴,因为他了解到这位总理在刚结束的日内瓦会议上力争和平,反驳了美国政府的意见。
7月,卓别林来到周总理的住处,两人开始了愉快的交谈。
看到卓别林,周总理上前一步,率先打招呼,并伸出友谊之手。
“卓别林先生,欢迎您的到来,十几年前,我就通过电影认识你了,你的电影很棒,今天很高兴认识你。”
周总理热情的态度让卓别林受宠若惊,连忙回复:“总理先生您过誉了,能得到您的邀请,是我的荣幸。”
两人就卓别林的作品展开话题。
“我最近看了你的作品《城市之光》,真是了不得啊,我看到故事的内核是批评资本主义。”
总理的一番话,让卓别林大为震惊,毕竟很少有人这么直白地说出他当时创作的意图。
“你说得太对了,除了《城市之光》,《淘金记》也表示了我对当下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些看法,资本主义对劳动力的剥削是越来越严重了。”卓别林担忧道。
“是呀,发展到现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已经很明显了,还好新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
“新中国成长得很快啊,十多年前我去中国游历时,百姓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现在中国的百姓,都有了盼头,我还与梅兰芳见面了。”卓别林激动地聊起自己在中国的经历。
从艺术聊到百姓,从百姓聊到传承,周总理和卓别林滔滔不绝。
直到下属前来提醒就餐时间,周恩来才意识到该用餐了。
“老兄,看我这记性,竟然忘记就餐时间了,来来来,我们来吃饭吧,尝一下中国菜。”
卓别林和夫人品尝了菜肴,纷纷赞叹。
“这些菜好吃,我还没吃过这么正宗的中国菜,这道菜是什么?”卓别林夫人提问。
“这叫狮子头,是我们国家有名的菜式,多吃点,别客气哈。”周总理热情款待。
等到快吃完时,卓别林犹豫地询问周总理:“可以送我一瓶茅台吗?我很早就听闻中国的美酒了,现在有机会,想拿回去珍藏起来。”
“这有什么难的,我这就让人准备一下,刚才的狮子头也给你们备一份,当夜宵吃。”
周总理的话让卓别林心中一暖,对周总理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这次聚餐,主客皆乐,周总理和卓别林的情谊更深厚了。
热爱和平的两人,在瑞士小镇进行会晤,这是一种新的胜利。为国为民的周总理,反对战争的卓别林,都值得人们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