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不还钱的人注意了,债务超过这个时间段就“不用还了”?

2024-12-08 16:13:44

《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文本,已于2021年1月1日宣布实施,内容总共1260条,涉及了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从吃穿住行到生老病死,应有尽有,被称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公民权利的宣言和保障。

《民法典》的出台,为许多无定论的案件提供了准确的判决依据;让很多有争议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陈述”。

其中许多新规定,将对我们的生活形成极大影响。

依据《民法典》的规则,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换句话说,倘若他人欠你钱,到期以后你超过三年也没有找他人要,那么这一个钱除非他人自动还你,不然,法令也就不维护了!那倘若如果确实呈现这种状况,就没办法了吗?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的补救方法的。

首先,诉讼时效的中止。

也就是说这一个三年的诉讼时效是可以终止的。

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的规则,有下列景象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有关程序完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从头开始核算:

也就是说,只需展现了下面这4种状况,那么诉讼时效就需要从头开始开端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实行恳求;

也就是说你找欠你钱的人去要钱,只需要就需要从头开始开端算,仍是接着刚才那个例子,比方你一直在2019年2月3号找欠你钱的人说,还钱了啊,只需你说这么一句,那么这一个诉讼时效就需要从头开始开端算,也就是说,要从2019年2月3号开端算,从这一个时分开端算,再过三年诉讼时效才会到期,2022年2月4号。

留意这一个,必须要在诉讼时效内向对方提到恳求才算数,也就是说要在2021年1月2号之前。

(二)义务人同意实行义务;

仍是接着上面的例子,倘若欠你钱的人现在开端还钱,就算只还了一块钱,那都算得上开端实行义务,只需他开端还钱,那么从时效就中止,就需要从他还钱的那一天从头开始开端核算。

一个是没有时间约束的,无论是什么时分对方还钱都可以,倘若说你的欠条早已过了诉讼时效,那么想办法让对方先还一下,就算只换一块钱,这一个诉讼时效也可以,从头开始核算。

(三)权利人提到诉讼或许请求裁定;

这一点很好了解,说白了,就是去法院告他,或许去裁定委员会提到裁定。

(四)与提到诉讼或许请求裁定具备平等效力的其他景象;

这是一个兜底条款,比方请求支付令,请求破产债务,请求诉前保全等一系列的非讼程序等等。

最终需要留意的是,诉讼时效归于抗辩权,所谓抗辩权,就是被告对立原告的一种权利,只需被告自动提出才会有用。

类似的新规解释都在《民法典》中,除了以上内容,新版《民法典》还明确规定了许多跟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比如:

1、遛狗不拴绳导致狗咬人的,狗主人要承担侵权责任。

2、明确规定的禁养犬伤人的,无论伤者是否逗狗,狗主人全责。

3、流浪狗伤人的,原主人承担侵权责任,找不到原主人的,长期投食的人将被视作实际喂养人,承担侵权责任。

4、未成年人打赏主播或者充游戏币,平台必须退回。

5、申请协议离婚的,将设置30天冷静期,反悔后可不离婚。

6、物业在电梯里投广告,所得收益归属全体业主,物业无权私自挪用。

7、高空抛物者要承担侵权责任。

在现代这个社会,我们可以不斤斤计较,但不能做“法盲”,在遇到事情时放弃捍卫自己权利的机会。

有本民法典在手,无疑是学习生活法律知识的最佳来源。 无论是放在家里“镇宅”,还是工作中使用,都是不错的选择。时常翻翻看看,这样碰到纠纷时,我们心里有底,有法可依。

普通人都没有法律底子,也许在看《民法典》的过程中会有一些疑惑的地方。我建议您带上一本《法律常识一本全》,里面有2000多个典型案例,以及清晰地解读,让您一目了然,科学有效普法。

法律是保护公民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但只有自己懂法,法律才能真正保护你。如果不懂法我们可能会面临各种法律风险,掉入别人预设的法律圈套,只有自己懂法才能捍卫自己和家人的权益!

法律知识-家庭必备藏书

读《民法典》我们才能有一个更加轻松的生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读《法律常识》了解详实的法律案例,用法律武器合法维权化解纠纷!

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和《民法典》脱离不了关系,上学,就业,结婚,生子,买车买房,邻里纠纷等等,大事小事,大矛盾小纠纷都做了全面的规定。

了解一下《民法典》当中的一些法律小知识,知法懂法守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在生活当中都会用得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