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时效有多长,听权威部门怎么说?

2024-12-01 10:13:05

  扬子晚报网11月8日讯(通讯员 徐杰 记者 张可)近日,南京江北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收到不少劳动者、用人单位咨询用劳动仲裁时效的问题。

  江北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工作人员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然而,很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误以为劳动人事争议的时效也是三年,等到对方当事人以劳动仲裁时效提出抗辩,并最终致使自身权益因超过仲裁时效而无法得以支持时,才恍然大悟、懊悔不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catalogs:13000400;contentid:13220935;publishdate:2024-11-10;author:崔珍妮;file:1731199625641-5c79b9ba-f4ef-47aa-831d-fc4680a4f88f;source:29;from:紫牛新闻;timestamp:2024-11-10 08:47:01;
[责任编辑: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