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这些短信马上删掉的,都是大聪明
国庆期间 大家通常会旅行、聚会、拼团抢购 就在大家享受假期的时候 有部分不法分子钻空子,趁机实施诈骗 今天,小编总结了 几类高发诈骗短信 请大家提高警惕 01 出行篇 旅行团诈骗 国庆期间,不法分子冒充旅游团工作人员,诱导受害人添加微信,向用户发送报团链接短信,通过这种形式再一步步引导受害人报名...
国庆期间 大家通常会旅行、聚会、拼团抢购 就在大家享受假期的时候 有部分不法分子钻空子,趁机实施诈骗 今天,小编总结了 几类高发诈骗短信 请大家提高警惕 01 出行篇 旅行团诈骗 国庆期间,不法分子冒充旅游团工作人员,诱导受害人添加微信,向用户发送报团链接短信,通过这种形式再一步步引导受害人报名...
“直推1人,奖励50元现金,间推1人奖励10元”——打着“拉上好友抢现金,推广注册就赚钱”的宣传语,这场8月8日开始的营销活动,为聚合支付类App容易付吸引了众多眼球。然而,在容易付现金推广营销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不满和质疑也纷至沓来。 “我明明是按照容易付教我们的‘小窍门’邀请好友实名注册,也达到了获得奖励的要求,为什么在提现奖励佣金的时候将我认定为刷单、冻结我的账户呢?”8月12日花钱注册成为容易付推广商的王诚(化名),对容易付的现金推广营销活动颇有微...
赵先生的工资卡丢失半个月后到银行办理了补办手续,然而,当新卡进账第一笔工资两个小时后,短短4分钟时间内,发生十笔支付宝理财快捷支付扣款,将卡上余额扣除一空。这令赵先生一头雾水,自己的银行卡没有绑定过支付宝,就算是原来的工资卡丢过,但新换的修改过密码的工资卡怎么还能被人把钱弄走呢? 新发的工资几分钟内被陌生支付宝扣光 甘肃人赵先生在西安一家公司上班,2016年10月份在未央区文景路和凤城八路交叉处招商银行办理了银行卡作为工资卡,然而到了年底时,工资卡不...
各位看官,阅读文章之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__在数字时代,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这条隐形的线连接起便捷与风险时,我们是否真正意识到,一条看似普通的短信,或许正悄然编织着一场信息泄露与财产损失的危机?当你手中的设备突然响起,屏幕闪烁出几条不寻常的信息,你是否知道,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怎样的阴谋?是谁在暗中窥探你的隐私?你的财产安全又该如何守护?本文将带你深入剖析那些潜藏在手机短信中的陷阱,并为你提供一套实用的防御...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我的两个微信绑定的手机号突然收到了一条微信支付的信息,而信息的内容大致是【微信支付】****(微信验证码)您于2022-07-16 11:17分使用微信发起交易2109.00元,而奇怪的是,我并没有在这个时间段操作微信的任何动作,而是收到这样的信息,也让我们感觉到我的微信不安全了,虽然钱没有少,但是对方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操作我的微信支付界面的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在搜索引擎上查询发现,不仅仅是我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
“您的账单即将到期,今天12点将自动划扣,请及时处理,本公司已尽告知义务”“尊敬的用户您好,您的免费体验已经到期,已开通免密支付,今天即将自动续约”……最近,不少粉丝向上海辟谣平台反映收到类似的短信通知,发送方既有保险公司、券商,也有不知名的企业,但粉丝不记得自己选购过相关服务,因此询问:这些短信能相信吗?尤其是短信中附有的“退订或续约”电话号码,能够拨打吗? 截至发稿,短信内的电话号码均为空号上海辟谣平台调查发现,这是...
2月5日,中国银联发布的《2023年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显示,用户的支付安全意识有所提升,支付安全意识指数高于上一年。同时,电信诈骗威胁依然严峻,人均电诈损失有所下降,虚假购物、刷单返利诈骗等为造成用户损失的主要电诈手法,电话短信等传统渠道仍是电诈信息主要来源。 据了解,中国银联联合全国性商业银行已连续第十七年开展全国消费者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活动。调查报告从用户移动支付习惯、风险行为、损失情况和防范措施等维度开展跟踪研究,并由此向公众提出风险防范建议。...
图源简沛恩脸书 台湾女星简沛恩转型为商人,旗下有餐饮、宠物品牌,事业越做越大,想不到被诈骗集团盯上,透过短信骗走19万元(新台币,下同,约43692元人民币),向台“金管会”申诉后仍无法讨回损失的钱。 根据台媒“镜周刊”报道,简沛恩收到50元停车费未缴的通知短信,便点链接进去刷卡缴费,因没戴老花眼镜而误看金额,损失约19万元,上当后她一分钟内致电给银行想取消支付,却无法挽回,赶紧报警做笔录,银行方认为简沛...
武汉警方提示 警惕电诈新手法 防骗干货 从广撒网到精准施诈 | 更加隐蔽 | 危害更大 千万警惕以下诈骗形式: “百万保障” “共享屏幕” 多种手法融合 01 “百万保障”骗局发案最高 “‘百万保障’服务即将到期,不取消将每月扣款2000元”,想着这个服务也没什么用,退休在家的兰女士决...
来源 | 长宁检察 随着国庆假期的结束,广大市民陆续踏上返程之旅,而诈骗分子也趁机活跃起来。近期,不少人收到了诸如“etc卡禁用”或“违章提示”等诈骗短信,请广大市民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异地消费诈骗 节假期间,市民外出游玩大多使用线上支付,诈骗分子算准银行结算时间,以“安全账户”“异地消费”等借口,伪造银行短信通知,并详细提及受害者的消费时间和金额,进一步诱导受害者联系“客服”电话或点击“官网”以获取个人信息,在受害者提供银行...